2006-12-30

回顾Psytopic走过的2006

psytopic.com

在过去的一年中,Psytopic被浏览器打开过268万次,有58万台电脑曾和Psytopic建立连接,最特殊的一天发生在2006年12月19日,那是Psytopic服务器在崩溃3天后重新开放的日子,在那天有 4,320 位网友来到Psytopic,翻阅了 27,080 张网页。今天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由于受台南海域地震事件的影响,Psytopic至今仍访问困难,期待国际网络的早日修复,我们也趁此机会回顾走过的2006。-psytopic.com


Psytopic之歌(等待载入完毕后,点击CD图片进行播放)



名称:Psytopic Song
作曲:暗香来
弹奏:暗香来、深蓝色
录音:PsytopicGroup部分成员

听不到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下载



几个有趣的统计:

1. 你喜欢用“psytopic.com”还是“www.psytopic.com”来访问Psytopic?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使用psytopic.com的人仅是www.psytopic.com的1/100,在一百个人中,有99人更愿意多输入三个www。

2.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8,744位读者给Psytopic写过信,400M的邮件中,是否也有你的一份?

3. 如果有100个人来到Psytopic的首页,大概会有1个人,这个人有10分之一的概率会翻到Psytopic的第2页。

4. 曾有8,156位读者使用了Psytopic文章“心级推荐”,诞生了34,401颗心,所有被推荐文章平均得到4.22颗心。



最受欢迎的栏目排行:

1. 零分测验 (受欢迎指数:18)

2. 身边的心理学 (受欢迎指数:7 )

3. 心灵鸭汤 (受欢迎指数:5 )

4. 不可思议 (受欢迎指数:4 )

5. 心理视频 (受欢迎指数:3 )

6. 学点理论 (受欢迎指数:3 )

7. 心理擦边球 (受欢迎指数:2 )

8. 咨询手记 (受欢迎指数:2 )

9. 心理译作 (受欢迎指数:2 )



网友推荐文章排行:

1. 心理年龄测试:准专业的心理年龄鉴定测试 (推荐:625 人)

2. MBTI职业性格测试(Psytopic特别版) (推荐:403 人)

3. 心理游戏:最搞怪的心理测试题 (推荐:314 人)

4. 死亡时间预测The Death Clock(死亡时钟) (推荐:294 人)

5. 迷失了生活方向,请做这个测试 (推荐:195 人)

6. 最红的心理游戏:测试你最真实的一面 (推荐:183 人)

7. 一起体验梦的心理测验 (推荐:178 人)

8.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推荐:170 人)

9. 你的内心偏男还是偏女(哈佛心理测试题) (推荐:160 人)

10. 如何快乐的19种习惯 (推荐:97 人)



点击排行榜

(因心理测试文章点击过高,避免重复,不计入此榜。)


1.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点击数:21875

2. 心理书籍推荐:毕淑敏《拯救乳房》
点击数:13772

3. 如何快乐的19种习惯
点击数:11896

4. Amazing Art! 一幅不可思议的绘画作品
点击数:11029

5. “杀人游戏”背后的心理动机
点击数:8590

6. 节日特稿:愚人节的恶作剧心理
点击数:8450

7. 创新思维方法介绍:思维导图
点击数:7052

8. 几个心灵故事II
点击数:5439

9. 爱情心理学理论(上)
点击数:5379

10. 《解读面孔》之左脸更接近真实内心
点击数:4974

11. 谁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点击数:4926

12.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入门介绍
点击数:4879

13. 濒死体验:人的死亡真的有5个阶段吗
点击数:4691

14. (10+2)*5把你从惰性中拯救出来
点击数:4689

15. 男人和女人的情欲时差
点击数:4675

16.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点击数:4436

17. 几句禅语
点击数:4424

18. 7种起床仪式让你睡到自然醒
点击数:4364

19. 神奇的90分钟睡眠周期!
点击数:4300

20. 吸引力理论:异性相吸的五大发现
点击数:4279



五“心”级文章摘选

满五“心”级的文章多于两百篇,以下仅摘选20篇psytopic早期五颗心的文章


1. “路径依赖”和“强化学习”(上)

2. 社会心理学家的发现:过度理由效应

3. 手机辐射:手机能否煮鸡蛋?

4. 零和游戏原理介绍

5. 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6. 网络人格会不会产生人格分裂?

7. 迷惘是种什么状态

8. 现代人为何常被“高科技”蒙蔽

9. 必须找到你所钟爱的东西

10. 令人惊异的新生儿

11. 缺少幽默感的心理贫困

12. 调查问卷:bloger们自我暴露的特点

13. 色彩心理学在网站设计中的运用

14. 人能否既是外向又是内向

15. 交易心理学精彩摘要

16. 心理译作:安静比说话更吵闹?!

17. 给你100个快乐的理由

18. 记忆恢复的是谁的记忆?

19. 比赛势均力敌时,穿红色衣服容易取胜

20. 2006超级女声心理现象透视



“传递一份我的心意”

最流行未必是最好,如果你也有同感,不妨POST你的个人排行榜给我们,Psytopic正在收集“网友个人推荐”和“编辑推荐”,最后将汇总送给工作忙碌的Psytopic网友。

点击POST我的个人推荐


Psytopic Group.
2006.12.31

2006-12-28

地震后,除了语言安慰,我们还能做什么?

psytopic.com

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彼此的推挤,引起台湾以南海域的强烈地震,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造成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Psytopic昨天也因此无法访问。一场灾难之后,人们往往重视身体创伤,而忽视了心理创伤,其实心理创伤的修复更需要爱心和时间。-psytopic.com


在灾难发生以后,有效的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除了语言安慰,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在亲朋受到灾难创伤后,周围的人不妨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配合心理危机干预的治疗。

1. 无言的陪伴

在危机事件后,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很多人以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其实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大部分是为了降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


2.无条件的倾听

让被干预者一吐为快,是心理干预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最为重要的步骤,让应急对象说出心里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才能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走。


3.无限的关怀

当事人在危机事件后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4.无条件的接纳

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的刺痛便得以疏解。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


以上是Psytopic介绍的心理干预常用方法,除了运用于灾难事件,其他容易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也同样适用,比如亲人去世、车祸或病痛,甚至感情破裂之后,这是你对亲人好友的举手之劳。




Psytopic组稿作品
部分内容摘自东方今报

有趣的人脑发现

psytopic.com

长相也能害死人?肤色偏暗、鼻梁扁平的罪犯被判死刑的概率偏大,例如黑人被告比白人更易被判处死刑。中风也并非全是坏事?中风可以帮助你戒烟,大脑的岛叶皮质受损后可以使人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只是代价似乎有些大。人类加速区?在DNA层面,人与猿有98%相同,然而人类基因中有与大脑发育有关的49处快速突变,是导致人猿分家的最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将这些区域称为“人类加速区”。2006年,人类在脑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以下是《探索》杂志评出的2006年6大有关人脑的发现。-psytopic.com


1.一男子在亚昏迷状态20年后苏醒

psytopic.com

  美国一名男子特里-瓦利斯20多年前经历一场车祸,脑部严重受伤,随后的19年一直处于亚昏迷状态。2003年的一天,他突然苏醒过来并能够开口说话。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神经学家尼古拉斯-希夫随后研究了他的大脑。通过扩散张量成像技术,他发现瓦利斯大脑大部分的区域正重新长出神经轴突,大脑通过自我的重新连线而恢复功能。


2.样貌可以“杀死”人

psytopic.com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黑人被告比白人更易被判处死刑,然而根据《心理科学》杂志5月发表的一篇文章,影响是否被判死刑的并不完全是肤色,而是跟长相有关。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埃伯哈特在调查了1979至1999年费城地区所有有关案例后发现,57.5%的具有黑人特征(肤色偏暗、鼻梁扁平等)的被告最终被判死刑,而不具这些特征的被告仅有24.4%被判死刑。

3.智商与脑部结构有关

psytopic.com

  今年3月,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心理专家杰-基德研究发现,越接近成年,负责复杂推理的大脑皮层组织就越厚。对于较为聪明的儿童,大脑皮层的生长更快并且思考时变薄的速度也越快。基德还表示,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脑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4.人与猿脑部结构不同的原因

psytopic.com

  在DNA层面,人与猿有98%相同,然而人类的脑部比猿大三倍,结构也更复杂。9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大卫-豪斯勒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基因中有与大脑发育有关的49处快速突变,是导致人猿分家的最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将这些区域称为“人类加速区”。



5.中风损伤有助戒烟

  爱荷华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中风损伤有其利用价值:使人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他们发现,中风可对大脑的岛叶皮质起作用,这一区域受损以后摆脱烟瘾的概率是其他部分受损的300至400倍。不过,这种损伤有其危害:左岛叶皮质受损将引发失语,右岛叶皮质受损则使人失去任何情绪。



6.“专心”的成因

  9月份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指出了人为什么能够在别人说话时保持“专心”。我们知道,大脑的镜像神经元在你做出每一次动作时都会激活一次。此次的研究发现,在你看到别人做出动作时镜像神经元也会有类似的反应,对于别人发出的声音或是写下的文字也是一样。


以上消息由Psytopic成员Roger推荐自《搜狐科学

2006-12-25

节日特稿:圣诞创意礼物

psytopic.com

圣诞歌在唱,圣诞老人在笑,圣诞礼盒在商场里等待被换成整刀整刀的钞票……你的脑细胞是否濒临死亡?数不清的爱人、朋友、亲人双手伸出问你讨Chrismas Gift,年年不同岁岁要有新噱头,否则显不出品味。创意枯竭,如同今年的日历,只剩最后几页选择。拍烂脑袋,倒不如看别人是怎么变着法儿捣弄圣诞礼物。文中Psytopic准备了几份虚拟礼物,不妨进来试试手气,圣诞快乐!-psytopic.com


Psytopic推荐的圣诞主题曲(点击CD图片播放)







圣诞快乐!

Psytopic准备了几份虚拟礼物,试试手气?


请在“IE浏览器”下点击按钮:









再来看看国外朋友的创意圣诞礼物


英国 花小钱买个爵士名头

30英镑预算,选择买一瓶香水,还是羊毛毯?

两个选项都不得分!

英国Buyagift.co.uk网站给出完美圣诞礼物答案——一个被英国政府承认的爵士头衔。

根据网站上介绍,苏格兰北部利布斯特附近,有一块大约2.4万平方米的土地“格伦凯恩”。如今,政府在为这片闲置土地寻找一个主人,作为回报,买下土地的人有资格获得“格伦凯恩爵士”或者“格伦凯恩女爵士”的称号。

苏格兰专门负责贵族纹章的法庭,会为“格伦凯恩爵士”制作一枚属于他的纹章。当地古老的手工作坊,也将把这个图案收入私家教科书,让学徒们反复临摹,最后雕刻或者绘到你买的瓷器、水晶器和椅子上。

出国旅行下榻酒店,前台服务看到你的“贵族”护照,一定肃然起敬,换副笑脸。

听上去很美……

不过,要在苏格兰买下一块上万平方米的土地,除非你家有金山银山,或者“傍”上希腊船王的独身女儿。

Buyagift动足脑筋,找到一个折衷办法———集资购买。入股“爵士”门槛很低,每个申请者只要“认购”0.09平方米,手帕那么大一块地,均价29.99英镑。凑齐了人数,大家就能集体拿到“格伦凯恩爵士”的大奖章。

看到消息,苏格兰法庭CourtoftheLordLyon的负责人很不屑地表示:“爵士名号是封给拥有整片土地的‘地主’,而这种巴掌地的买家,只能自己给自己加个空头名号罢了!”

要的就是空头名号!

花30英镑买下名字前一个Lord前缀,拿去唬唬势利的餐厅服务生和酒店管家,这么便宜又优雅的虚荣,哪儿有?!


丹麦 黄金比例圣诞树

就像阳澄湖大闸蟹个个戴戒指,全球顶级的圣诞树,一定要有Made in Danmark标签。得益于丹麦寒冷而湿润的独特气候,种植在这里的诺曼冷杉体格尤其“高大雄伟”,枝叶繁茂,针叶不刺人,而且很少掉落。在欧洲,它们被称作“树中之王”,每年出口1000万株整枝豪华装饰的圣诞树和3万多吨小型树枝。

丹麦产的完美圣诞树,就跟奥地利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座位一样,每年要靠抢的!

价高者得,就连本地人也不例外。

这两年,丹麦人工培育的圣诞树出现大批“畸形儿”,歪胳膊少腿脊梁不正,根本没办法出售。剩下的一小半“黄金比例圣诞树”,身价陡然上升,只有五星级的豪华酒店愿意定购。

为解决困境,哥本哈根生物实验室“未雨绸缪”,提取出今年最“英俊”的圣诞树基因,用它们来克隆新一代小树。

乐观估计,几年之内,全世界的圣诞树看起来都会和画片上的一模一样!


加拿大 自己铸一枚钱币

加拿大皇家铸币局虽然是国家机构,但财政完全独立。

作为铸币局局长,要自负盈亏,到处找门路“开财源”,给职工发薪水——国庆造点纯金保值的枫叶币;奥运金币揽过来自己加工;运动会结束了,顺手发行一套胜利纪念币;其他国家的流通货币,他们照接不误。

铸币局管理人员说,如果民众有私人兴趣,也可以跑上门,要求用女友头像代替伊丽莎白二世,雕刻在硬币背面,正面写上“youarepriceless”。加拿大铸币局亲自敲上印戳,标明币值,你真能拿着这枚钱币去街上买咖啡。

独一无二!价值不菲!要铸币厂设计外形,开一套模具,光是成本价就足够令人咋舌。

还不如买现成的!今年,皇家铸币局为圣诞节新推出一套SantaClause纪念钱币,其中一枚价值25分的钱币,正面铸了一个全身红装的圣诞老人。鲜亮亮朱砂样的色泽,在纪念币中也很少看到。

来不及了,这枚纪念币还没上市,在铸币局的官方网站已被订购一空。


古怪圣诞礼物有得你挑

想演一部电影,并非你想象中那般艰难。

把自己的照片寄给digikidz.com,英国PS大虾级人物,立时帮你“移花接木”,让你成为《地心游记》或者《谍影重重》的主角。喜欢哪部电影,尽管挑。不用出门不用试镜,只要付20英镑,几天后就可以拿到自己电影的DVD!

把浴室变成咖啡馆的肥皂

把咖啡因掺入肥皂,利用皮肤吸收它们,新型肥皂的广告语听上去十分诱惑。据说洗澡时用这种肥皂,提神效果相当于连喝2杯咖啡。

派对动物,就送给他们吧!

猛鬼山洞圣诞夜

英国白金汉郡的荒野,立着许多阴惨惨的无人城堡、岩洞怪石,传说有异物出没其间。居然还有人看中这地方,用力打造一番,把这些岩洞城堡变成了真的“猛鬼街”,邀请胆子大的人花95英镑体验一个与众不同圣诞夜。

花钱找罪受啊!




再试一次!

请在“IE浏览器”下点击按钮:







百度下载Psytopic推荐的圣诞歌曲

Psytopic摘自《申江服务导报》/作者:唐爽

人类自身会分泌“死亡激素”

psytopic.com

这个问题源于生物学家对雌章鱼在生儿育女后悄然死亡的现象研究,发现在章鱼眼窝后面的一对腺体,在特定时候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导致章鱼自身死亡,生物学家称为之“死亡激素”。人类有没有类似章鱼的这种“死亡之腺”呢?经过研究证明,人的脑垂体也定期释放“死亡激素”。科学家用年老体衰的大鼠做了对比试验,把它的脑垂体切除掉,同时通过人工保持其它激素的输入,结果老年大鼠的免疫功能及心血管系统恢复了青春。通过破坏“死亡激素”的产生,是否也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psytopic.com


国外科学家们发现,死亡与一种生物自身产生的被称为“死亡激素”的物质有关。

生物学家们对章鱼的试验证明了这一点。章鱼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一种凶残动物,除了食杀其它鱼类外,还经常与同类厮杀。奇怪的是,雌性章鱼从排卵的第六天开始,就一反常态,变得极为温顺,开始绝食,全心全意地孵化鱼卵。经过40多天,它的儿女们一旦被孵出,这条雌性章鱼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雌章鱼为什么会在生儿育女后悄悄地死亡呢?为了揭开这个秘密,科学家们对不同种类的章鱼进行了对照研究,同时进行大量的解剖实验。原来,奥秘就在章鱼的眼窝后面的一对腺体上。这对腺体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导致章鱼自身死亡。生物学家称这种化学物质为“死亡激素”。


人类有没有类似章鱼的这种“死亡之腺”呢?经过研究发现也是存在的。不过人类的“死亡之腺”不是长在眼后,而是长在人脑之中。人脑内有一种特别重要的腺体———脑垂体,它虽然只有5克重,不如一粒蚕豆大,却调节、控制着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及新陈代谢,重要的是它还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人类一旦缺少甲状腺素,就会感到浑身乏力,也和雌章鱼一样不想吃东西。而且一旦甲状腺素停止分泌,人就会衰竭死亡。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脑垂体也定期释放“死亡激素”。“死亡激素”影响人的生命,从而使人走向死亡。


为了证明这一点,科学家又用年老体衰的大鼠做了对比试验。把它的脑垂体切除掉,为了不影响其它激素的分泌,同时对大鼠移植人工甲状腺素。奇迹出现了:老年大鼠的免疫功能及心血管系统竟然恢复了青春。脑垂体所分泌的“死亡激素”确是促使人类死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找到了根本,人类延长寿命就有了希望。但是,要延长人类寿命,可不能简单地把脑垂体切除掉。因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杜绝“死亡激素”的产生,但同时也断绝了人类必需的其它各种激素。科学家目前面临的任务是:搞清“死亡激素”是脑垂体的什么细胞产生的?通过什么渠道发挥它的作用?它的分子结构又是如何?有哪些因素可以使“死亡激素”减少、甚至停止分泌?在这些问题解决以后,人类就可以采用药物、手术等多种现代医疗技术来破坏“死亡激素”的产生,或延缓它的出现,从而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Psytopic成员KID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Skype上的测谎仪

psytopic.com

这对于经常使用Skype进行语音聊天的朋友是个不错的消息。Skype日前宣布,其流行的网络电话服务新增一个测慌功能,可以通过“KishKish”插件,对录制的通话内容进行声音紧张度分析(Voice Stress Analysis) ,通过软件生成的波形图表,你可以识别出对方是否在撒谎。其心理学原理是:人们在说真话的时候,声音频率较低;而在撒谎时,声音频率偏高。-psytopic.com


声音紧张度分析(Voice Stress Analysis,简称VSA) 是测谎中的一种技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声音紧张度来辨别其是否撒谎;一些感受性强的人通过直观感觉判断也能达到较高准确度。

VSA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的声音频率与其撒谎高度相关,当一个人在说真话时,其声音频率通常位于声音频谱中的较低水平,而撒谎时则处于较高水平。

人身体上的所有肌肉,包括发声和震动部分,被认为是一种循环反应,类似于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环境温度变化,相应“上升”和“下降”管内的水银柱,使其维持在某一平均水平,从而反映周围的温度。和温度计一直处于升降状态一样,肌肉也是一直处于紧张和放松的循环状态,以使人维持在一定水平的紧张度中。在1971年的《美国科学文摘》中的“心理震动”提到,这是化学反应的结果。(Scientific American Article "Psychological Tremor" Vol. 224, No. 3, 1971.)在紧张的时刻,比如当你害怕被抓而撒了谎时,你身体内的肌肉其实已经处于就绪状态,准备好“搏斗”或“逃跑”,此时控制发声部分的肌肉,相对于放松时的状态,也相应地增加震动频率。

这种震动频率时刻地变化着,是衡量一个人紧张程度的方式。众所周知,紧张情绪,以及焦虑或焦躁,可能是被一个闪而过的想法或记忆所引起,例如想到某人的死去,或刹那间意识到前方的危险等。有些人的紧张度较高,而有些人则较低,他们的平均水平总是跟随每天的情绪而变化。但有一点是大家所共有的,那就是人们的紧张水平总是在他们现有的范围内变化,而且变化通常是发生在自身“感知到危险”或被告知“有危险”的时候。

撒谎通常都有危险性或羞辱性,或者如前文所述的“害怕被抓”,所以撒谎往往会在紧张度测量上容易突出。


看看这款软件是如何工作的?


先看段录音分析:




虚假陈述:出现瞬时高而尖的波形

当身体尝试控制和隐藏个人情绪时,谎言会伴随着瞬时的高峰波形呈现。
psytopic.com


困惑或者不确定:高而平的波形

当说话者不确定或者对其所谈论的内容感到困惑时,会呈现出高而平的波形
psytopic.com


点击进入KishKish下载


Psytopic组稿作品

2006-12-24

今晚是平安夜,你将怎么过?

psytopic.com

你是否还在拟定送礼名单,忙着采购礼物?如果你觉得这样做很累,不妨贡献自己的时间,陪你的父母一起上电影院,或是约上好朋友晚上一起游戏,或是陪伴他/她聊天喝杯咖啡。不要对圣诞节寄予不切实际的期待,也没有必要强迫一定要全家集体行动。德国科学心理治疗协会建议,只要点上一根蜡烛,安静的欣赏音乐,就可以放松心情,享受内心宁静。今晚是平安夜,如果你正在电脑前,不妨和Psytopic一起享受这片刻的安宁和休息。-psytopic.com


一起静静品味这段文字:

以下是网友yangna给Psytopic编辑们的祝福,和你一起分享:




如果你喜欢动感,还可以玩个游戏:



以下是Psytopic成员lucinda的祝福:





Psytopic祝你平安夜快乐!

2006-12-22

假如聊天室不在网络

psytopic.com

我们随时可以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从一个聊天室进入另外一个聊天室,也可以随时选择离线。网络交往是游离的,同时又让人沉溺,它为寂寞的现代人提供了寻求亲密沟通的新途径。你所帮助的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报你,但其他的人或许会这么做。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没有必要说真话,在网络上没有人会指责你不说真话是不道德的。在这种交往方式下,一边给人以较大地愚弄他人的自由度,一边又增加了自己被愚弄的风险。-psytopic.com



一位积极附和却总是得不到别人理睬的妇女...

一位四十岁的男人告诉一位十五岁的少女,他只有十五岁...

言行粗鲁而被网管“踢”出房间...

一位男人告诉另外一位男人说,他是女的,然后倾吐心声...

这些事情,对于使用过聊天室的朋友,可能很容易心神领会。

问题:

1. 当大家都识破谎言之后,事情会怎样?

2. 如果刚才对你倾慕爱意的同性网友是睡在你隔壁的舍友?


看这部影片需要一点想象力,这是一部将网络聊天室现实化的影片,据说是四年前BMW主办电影展的获奖作品,Psytopic推荐您看到最后,即使你的英文听力不是很好,相信也能看懂。






Psytopic组稿作品

年末的购物心理

psytopic.com

你是月光族,名牌粉丝还是购物太太?如果生活比较空虚,那么购物可能会成为你的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是必要的消费行为;如果压力很大,购物也许是你是宣泄压力的选择,买了喜欢的东西容易体会到幸福感;当然也可能是商场打折,热烈的购物场面刺激着你的购物欲。临近岁末,各大商场充斥着满就送、满就减的促销广告,我们怎么控制自己的购物欲?-psytopic.com


  时值年末,丹璐广场刚刚开幕,银泰商场又蓄势待发,开太推出买500元送420元购物券,时代广场4.8折起……借着圣诞节和年终的商机,各大商场充斥着满就送、满就减的促销广告。


  三个“爱购”的女人“月光女神”

  莉莉刚毕业进入了一家待遇不错的单位,月收入有三千余元,由于工作单位离家较远,只能周末回家。她一回到家里就不停地去逛街购物,平均每个周末都要花掉一两千元,刚买了一套护肤品因为“感觉不是很好”,就在另一个知名品牌活动时再买一套。莉莉说自己也忍不住,虽然“透支”部分都有父母“偿还”,但是做个“月光女神”有时候还是比较不安,“我也不想啊”,发出无奈感叹的莉莉刚刚又在商场买了一身衣服。


  “名牌粉丝”

  周立今年又升职了,随之而来的是愈加丰厚的薪水。在和同事朋友庆祝一番后,她在城中的一家高级时装店连刷了三万块,提着几袋名牌回家,一种无比的满足感让周立十分开心。她坦言自己钟爱购物,甚至成了她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她至今记得用第一笔薪水购买了一个名牌钱包的感觉。不过如今事业有成的她已经有了一抽屉各式各样的钱包。家里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挂衣间储备她那些琳琅满目的“名牌”,每年两次专门飞去香港“扫货”也是雷打不动。


  “购物太太”

  阿美是人人羡慕的专职太太,孩子读的是寄宿学校,丈夫事业有成,阿美因为不用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去逛街购物,市区大小知名商铺的贵宾卡她几乎拿遍了,每个月她家收到的新货指南就有一摞。甚至她的朋友去某服装店,报出阿美的名字也拿到了折扣。大包小包地买东西,再大包小包地送人,每天这样折腾,阿美倒是不累,却禁不住婆婆“心痛”地唠叨。


  购物欲膨胀有心理因素

  莉莉、周立、阿美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却有共同购物热情,生活中她们也遇到过被人戏称为“购物狂”的经历,但是心理医生分析,她们三人都不能算 “狂”,莉莉的购物习惯其实和她原先优越的家庭环境有关,刚刚工作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经济。而阿美和周立同样热爱购物,但是她们的心理尚属“健康”范围,透支也能及时还款,没有信用不佳的记录。她们三人的表现更多地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名牌的,打折的都爱,但是不一定买到的就是适合自己的,事后后悔的情况常常发生。


  心理医生认为,促使购物欲膨胀的心理因素有:

  压力过大:现代职场的工作节奏加快,许多人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考核、竞聘、淘汰、升职……工作上的每一步变化都很容易给人们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压力,女性本身就更容易倾诉和释放压力,购物也成为她们释放压力的途径之一。很多人在情绪不好时购物,可以及时宣泄压力;情绪好时也购物,因为买了喜欢的东西体会到幸福感,这也是对心理状态的一种调整或者说给心理储备积极的能量。适当地通过购物来释放和转移压力,对情绪调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生活空虚:留守太太或者退休的时尚妈妈也是购物一族里面的活跃者。因为丈夫子女工作繁忙,她们虽然衣食无忧却缺少交流,独立的社交活动也不多,这类人群由于活动范围变窄,少被关注,购物往往成为她们社会行为的一种实践。这种行为实践的意义就在于过程,购物过程结束了,通常就失去价值,成堆的商品被购买却很少是真正适用的。购物已经成为她们生活的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是必要的消费行为。

  虚荣心理和从众心理:时尚、流行等活跃的元素决定了许多商品的更新速度是越来越快,消费者受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奢侈消费”“名牌消费”观念的潜移默化,加之人所共有的从众心理,更加容易在购物中“乱了阵脚”。商场打折人潮涌动,很少有人能够“冷眼旁观”,抱着“看看”“不看可惜的”心态的人占了多数,商场里热烈的购物场面也起着刺激着其他消费者的购物欲。这时候的从众更多的可能是盲从。


  心理医生教你控制购物欲

  如何控制你的购物欲望,更加合理的消费。心理医生认为改变购物模式,从行为上逐渐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是比较有效的。

  “订单购物”:冲动购物或者购物上瘾的人很多都有事后后悔的经验,所以购物之前养成“订单计划”的习惯,可以在没有打折或者闲暇的换季时候列出自己需要的物品,有计划的消费是一件需要养成的习惯,坚持记录大件商品或者大笔消费的支出金额。

  “限时购物”:把购物时间排到日程安排上,限定一个大致的时间,可以避免挑选时间长、范围广造成的购物过剩。

  不做“卡奴”:很多热爱购物的人都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沉溺于可透支的刷卡当中不利于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建议使用现金支付或者使用贷记卡消费,这样比较能够清楚自己的消费额度,利于自己对购买行为进行控制。

  心理医生认为,虽然不少购物者感到“购物确实能带来快乐”,但无论是释放压力、消磨时间还是排遣寂寞,消费购物都不是根本办法,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进行适量的运动,拓展视野,将不必要的消费转为公益性的投入,例如参与慈善捐助、公益活动等,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将更加积极和长久。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的人不仅高消费,消费时还会情绪过分高涨,不合理消费次数不断增加,这可能是现实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通过购物来逃避问题。这样的“购物狂”如果同时还有话语格外多、特别开朗,很可能有抑郁或者躁狂的倾向,需要心理方面专业检查,进一步分析购物成狂的心理成因和解决办法。



Psytopic推荐自温州日报/作者:林赛君

2006-12-21

嚼口香糖也要动脑子?

psytopic.com

在文章开始之前,做个小调查,你最喜欢哪个品牌的口香糖,绿箭、益达,还是其它?通常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嚼口香糖呢?如果你一边工作一边嚼口香糖,可以肯定你的工作效率不会很高,当然,如果你的职业是拳击手就另当别论。嚼口香糖似乎是件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不过最近研究发现,即使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也需要多个脑部区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psytopic.com


如果随意问一个人咀嚼口香糖的时候会不会想该怎么咀嚼?如果这个人没有被反复思虑所困扰的话,大概会觉得问这个问题的人是个傻瓜。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活动几乎完全不用想就能完成了。

但是最近的一个研究发现,即使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多个脑部区域共同合作。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岳珍珠、周晓林等人[1]使用fMRI(一种脑影像学技术,可以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脑部区域对氧气的去求量增加,从而分辨出与活动有关的区域)考察了咀嚼口香糖时大脑的活动。结果发现,与休息相比,口香糖咀嚼显著增加了脑的BOLD(血氧依赖水平)信号;与口香糖咀嚼相关的脑区有初级运动皮层,右侧后顶叶,双侧小脑,以及双侧前额叶的部分区域。ROI(感兴趣区域)分析发现,咀嚼时不同脑区的对血氧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央前回的血氧依赖水平信号变化量高达46.3%。


由此可见,简单动作不简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我们一边工作一边咀嚼口香糖的话,一定程度上其实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增加了脑部工作负担。不过这一点可能要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时候才容易体现出来(怪不得当我在想事情的时候如果吃口香糖,工作效率会有所降低了)。另外一点启示是,如果工作得太辛苦了,那就吃一颗口香糖吧,或许能够帮你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参考文献:
[1] 岳珍珠,黄立,周晓林等. 咀嚼口香糖的脑机制.
心理科学. 2006, (5):1153-1156


感谢Psytopic网友何学卿提供作品

是否有强行纠正他人的冲动?

psytopic.com

在你的身上是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成熟感,嘲笑、强行纠正他人的冲动?《小王子》中提到,我们以为小孩幼稚而不谙事事,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或许才是本真的世界。如果说人生是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循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我们再次回到起点,那么当初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远离终点”?有道是,老天下雨了,我们总该做些什么,表示自己知道了吧。-psytopic.com


尊重是一种很难做到的状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但没有人可以单独窝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总要接触他人,他人的世界,有些甚至是深入地接触。当我们进入时,我们习惯于带上自己世界塑造的眼镜,去看待另一个世界的一切。这样我们不会感觉那样陌生。


当我们看见那个世界,有些东西如此悲观,有些东西如此幼稚,有些东西如此脆弱,有些东西如此荒谬时,我们会感觉不舒服。我们不少时候会有一种企图,试图纠正,尤其是对我们在乎的人。从亲人到朋友到恋人到一切亲密关系。强势的人尤其容易作出这样的事情。因为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悲观就是不好的,幼稚就是不对的,脆弱就是该被摈弃的,荒谬是不应该存在的。可是,先退一步,谁规定那些东西“不该有”的?没有脆弱,何来坚强的解释;没有悲观,不会知道乐观是什么。都是类似。而且,我们以为透过我们的眼镜,看见的感受到的都是一种真实,其实自己戴的是不是哈哈镜,放大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还是其他,都不可确定。


所谓尊重,就是放下那样的眼镜,不去轻易评价什么,用心体会。就算是一个单纯的人,一个你认为幼稚的人,一个生活阅历很少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也是你不曾走过的。何来看透的感觉?何来优越感?何来甚至一种轻视感?这情形就像《小王子》里面那样。我们自以为懂得很多,我们以为小孩幼稚而不谙事事。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或许才是本真的世界。这个道理有点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单纯的人或者小孩子,看见的是这样的境界。我们摸爬滚打了很久,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自以为“成熟”的阶段,终究将回到那样本真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往往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才明白。而且,不是每个人 ——甚至可以说只有很少人——才能回归到本真。世事纷繁,被蒙蔽的时间,可能是一辈子。葛朗台之类的形象就是那种人的代表之一。


而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也就不用感慨什么。孩子看见的固然可能是本真,但没有那种“看山不是山”的磨炼,我们是不大可能回归本真的。就像标准塑胶跑道的 400米比赛,起点在一圈后成为终点。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起点原地不动。总要起跑,总要先似乎“远离目标”,才能最终到达终点。可悲的是,有些人只顾跑,或许快,但却冲出了田径场。很搞笑的悲剧。


所以,我们既不必为自己的渐渐“复杂”而感觉罪恶,不必一直对照童年和某些时光顾影自怜。但也要时刻警惕一种自以为是的成熟感和嘲笑、强行纠正别人的冲动。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两个人的路是一模一样的,在遵守法律和真正的道德的前提下,我们对于各自的路途都应该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他选择了平坦的大路,虽然可能少了些激情,但依旧是个不错的选择。他选择了崎岖的小道,也值得尊敬。我们或许容易为小道的泥泞和荆棘而担心,但如果这是自己心甘情愿选择的道路,那么也需要看着他走下去。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醒他尽量少落进沼泽碰到利刺,就是在他暂时挺不住的时候支撑着他,在他受伤的时候为他敷药,最多就是给他看看前面的地图,而不能强行把他架到你认为的大路。这样即使真能走得安稳,也让他不快。道路是自己选的。这个权力无人可以剥夺。什么样的路不是最关键的,走过,才最重要。


尊重,源自敬畏。敬畏生命,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史怀哲的境界很难达到,但那种谆谆教诲或许可以试着去体会去践行,尊重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Psytopic成员Microwind作品

2006-12-20

有趣的“锚定和调整启发式”(下)

psytopic.com

是陌生人容易骗到你呢,还是你亲近的人容易骗到你?当然是亲近的人。在《有趣的“锚定和调整启发式”(上)》中谈到,我们在作决策和判断时经常先把自己“锚定”在某个事物上,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同样一句疑心话,在没有证据表明它是假之前,我们容易把陌生人说的“假定”为假,而把“亲近的人”假定为真。对于一件你不熟悉的商品,如果标价1000元,你愿意出多少钱买下来?同样的一件商品,如果标价600元,你愿意出多少钱买下来?-psytopic.com


本文是《有趣的“锚定和调整启发式”(上)》下篇,以下讲述“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表现。


在商业活动中的表现

对于一件你不是很熟悉的商品,如果标价1000元,你愿意出多少钱买下来?同样的一件商品,如果标价600元,你愿意出多少钱买下来?

在标价1000元的情况下,你与售货员在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如果最终能以700元成交 ,你会很高兴的。因为你以700元的价格买下了标价1000元的商品。而在标价600元的情况下,你是绝对不会以700元的价格买下这件商品的。标价1000元与标价600元相比,商家既赚了金钱又赚了顾客的心。这就是商家为什么总喜欢把商品的价格标得很高的原因。

商家这一伎俩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顾客在还价时往往“锚定”在标出的价格之上。如果标出的价格较高,在还价时你就自然不自然的给出了较高的价格。以较高的价格买下商品不说,还以为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

当然,利用顾客的“锚定和调整启发式”是有条件的。只有在顾客不了解商品的确切价值的情况下,即在标1000元也可以,标600元也可以的情况下,这一招才能奏效。如果顾客对商品的价值了如指掌,这一招就不管用了。比如说,如果顾客确切的知道这件商品只值500元,即使你的价格标上2000元,他也不会受影响,弄不好,他会觉得商家“心太黑”。相信精明的商家是绝对不希望给顾客留下这样的印象。
一点忠告:如果你是顾客,在决定购买之前,最好能有“内行”相陪。或者在决定购买之前多走访几家商店、“货比三家”,多收集一些信息有利于你了解商品的真正价值。

如果你是商家,在开高价时要有个度,不然不但没赚到钱,反而失了顾客的心。


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是陌生人容易骗到你呢,还是你亲近的人容易骗到你?当然是亲近的人。为什么呢?你会说,我们不相信陌生人,所以我们不容易受到他们欺骗,而信任我们亲近的人,如果他们要骗我,那很容易了。
其实,我们也可以用锚定和调整启发式来解释。例如,同样一句让人有点疑心话,如果出自我们亲近的人之口,我们在潜意识中就“假定”它是真的(或者说,锚定在“是真的”上面),除非有证据表明它是假的,不然我们仍然相信它是真的。但如果这句话出自陌生人之口,我们潜意识中首先“ 假定”它是假的(或者说,锚定在“是假的”上面),除非能证明它是真的,不然我们仍然认为它是假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容易相信亲近人的话,而不容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因此,如果我们亲近的人要欺骗我们,那很容易,而陌生人要欺骗我们则相对难一些。


小结

锚定和调整启发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多种启发式之一,类似的还有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情感启发式等等。他们都是人们日常判断和决策时经常使用的有效工具。
例如,我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来判断他的职业。如果我们觉得这个人温文尔雅,我们会判断这个人是一名学者。为什么判断它是一名学者呢?应为我们觉得他看起来“像”一名学者,这里我们就应用了“代表性启发式”。

如果能用得好,这些启发式会使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快速、高效,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被别人所利用,也会使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产生偏差。例如,如果一个人虽然表现得温文尔雅,但他不是学者,这时使用代表性启发式就产生了偏差。再例如上面商家开价的例子,如果商家狮子大开口、要价很高,而我们不能打破“锚定”效应,那就要“大出血”了。


作者:汪祚军/发表于《大众心理学》
感谢Psytopic网友Yangna推荐

“考试效应”现象

psytopic.com

近几年来,认知科学家已证实了“考试效应”(或测验效应)的现象,即参加测试,而非经过学习,也能增强个人对考试内容的记忆。《科学》杂志每日新闻报道了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生Jason Chan及其同事的研究结论:突击测验可以增强记忆力,甚至可能超过学习的功效。对于那些一想到突击测验就冒冷汗的学生来讲,这篇或许是个好消息,当然也可能是个更坏的消息——一位加拿大教授正准备每堂课前都进行突击测验。-psytopic.com


《科学》杂志每日新闻11月13日报道,发表在本期《实验心理学期刊:总论》的一项研究显示,突击测验可增强记忆力,甚至可能超过学习的功效。这对于那些一想到突击测验就冒冷汗的学生来讲,或许是个好消息。而且,新研究还显示,测验也有助于学生记住最初不在试卷上的内容。


该研究由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生Jason Chan及其同事开展,他们很想知道测验是否也影响对未考内容的记忆。近几年来,认知科学家已证实了一种名为“测验/考试效应”的现象,即参加测试,而非经过学习,可以增强个人之后对考试内容的记忆。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研究小组招募了84位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让他们阅读一篇本专业所不熟悉的巨嘴鸟方面的文章。读完后,由三分之一学生离开,三分之一学生被要求再读一篇额外文章,涉及内容与之前一样。另三分之一被要求对所看文章进行一个简答测试。第二天,所有的受试者都回来参加一项最终的简答测试,其中包括前一天的小测试里的问题,也有新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前一天参加过测试的学生比没参加的另外两组学生,得分平均高出8%。同样,前一天测验中出现过的问题再考,比文章中从未见过的题目得分率高。

Chan说道,实验结果提示参加测验可以提高相关但未考过的内容。“如果一个班的学生只做了一半测验,他们对另一半的记忆力也不并非‘触手可及’,也未被激活。”这就提示学期测验可能会提高学生在总期末考试的成绩。虽然研究未对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作者暗示:当一个人读测验问题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相关信息。对相关信息的追忆可能增强了对其的记忆,这有利于以后够获取到这一信息。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心理学专家Mitchell Nathan说,“这样讲听起来像是在推崇题海战术的好处。而加拿大卑诗省维多利亚大学认知心理学家Steve Lindsay则称,测验效应的证据很有说服力,因此他现在正准备每堂课都要对前一天的课堂内容进行个突击测验。


Testing Boosts Memory

Students who break into a cold sweat at the thought of a pop quiz might feel better once they learn about a side effect of test-taking: The practice appears to enhance memory, possibly even more than studying. What's more,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testing also helps students remember material that wasn't on the exam in the first place.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cognitive scientists have documented a phenomenon called the "testing effect," in which taking a test, rather than studying, boosts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 remember the material later on. The research led psychology doctoral student Jason Chan and his colleagues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issouri, to wonder whether testing also affects memory for untested materials.

To test the theory, the team had 84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ad a passage about toucans, a topic the researchers believed would be unfamiliar to psychology undergraduates.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one-third of the students were dismissed, one-third were asked to read an additional set of study materials that covered the same information as the original passage, and one-third were asked to take a brief short-answer test on the original material. The next day, all participants returned to take a final short-answer test, which included questions from the previous day's brief test as well as new questions.

1. Students who took the test the day before scored, on average, 8% higher on the second-day test than did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ho did not take the initial test.This pattern held true for test questions repeated from the previous day's test well as for questions about toucans the students had never seen before, the team reports today in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 The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taking a test improves memory of related but untested material, says Chan. "If students take a test on only half of the materials in a class, their memory of the other half is not just laying around and not being activated," he says,Suggesting several tests over a semester might improve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a final exam. While the study did not explore a possible mechanism,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when people read a test question, they may automatically think of related information. Retrieving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may enhance their memory of it, helping them to access that information at a later time.

"This sounds like the kind of thing that would be very beneficial to introduce to classroom practices," says Mitchell Nathan,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Indeed, cognitive psychologist Steve Lindsay of th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says that evidence for the testing effect is compelling enough that he now begins every class with a pop quiz of the previous day's lecture material.


By Jennifer Cutraro
来源:ScienceNOW Daily News/VIA:丁香园

2006-12-18

有趣的“锚定和调整启发式”(上)

psytopic.com

在读这篇文章前,不妨找个伙伴一起体验。开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请在五秒钟之内,不经过仔细的计算,估计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等于多少?你的答案是多少,请先记录下来。然后问你的伙伴(不能让他看到上面的问题),在五秒钟内不经过仔细的计算,估计1x2x3x4x5x6x7x8是多少?现在比较一下你估计的答案和你伙伴估计的答案。谁的答案大,谁的答案小?一定是你的答案大,而你伙伴的答案小,并且你们的答案可能都小于40320(实际计算的答案),对吗?这叫“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原理。-psytopic.com

一、一个故事

加几个鸡蛋?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的这个和右边的那个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然而晚上结账的时候,左边的这个总是比右边的那个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员小姐微笑的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
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也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

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
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就要比右边那个多卖出很多鸡蛋。
这个故事道出了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锚定和调整启发式”。“锚定和调整启发式”是人们在作决策和判断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先把自己“锚定”在某个事物上,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

左边的小店之所以每天都比右边的小店能多出百十元来,是因为左边小店的服务员小姐把顾客“锚定”在“加几个鸡蛋”上,而右边小店的服务员则把顾客“锚定”在“要不要加鸡蛋”上。

在前一种情况下,顾客是在“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上进行选择(或者说调整),而后一种情况下,顾客是在“加不加鸡蛋”上进行选择(或者说调整),由于人们往往不能调整得很充分,所以出现了左边的小店比右边小店多出百十元来的情况。

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专门的研究,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二、二项研究

幸运轮上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在你面前有一个幸运轮,幸运轮上有一些数字,当你转动这个幸运轮之后,指针定在数字65上。下面你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非洲国家的数量在联合国国家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大于65%还是小于65%?

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你略加思考就知道,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国家中所占的比例肯定小于65%。然后接着问你,非洲国家的数量在整个联合国中占的实际比例是多少?

你给出的答案是多少呢?
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大约在45%左右。

现在假定你是另外一个人,你在此之前并没有回答上面提到的有关联合国的问题。你转动幸运轮后所得的数字是10,而不是65。当这个幸运轮停止转动后,问你:你认为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国家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大于10%还是小于10%?

你肯定认为是大于10%,
然后接着问你,非洲国家的数量在联合国国家中所占的实际百分比是多少?
经过一番思考后,你给出的答案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大约在25%左右。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前后两种情况下得出的答案差距如此之大呢?当幸运轮上出现的数字是65的时候,估计的百分比大约是45%,而当幸运轮上出现的数字是10的时候,估计的百分比变成了25% ,要知道:幸运轮上出现的数字是随机的( 这是你亲眼看到的)。也就是说,你给出的答案受到先前给出的数字的影响——即使这些数字是无关的。换句话说你的答案“锚定”在先前给出的无关数字上。

8x7x6x5x4x3x2x1≠1x2x3x4x5x6x7x8

请在五秒钟之内,不经过仔细的计算,估计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等于多少?


你的答案是----------?
现在你让另外一个人(没有做过上面的估计)在五秒钟内不经过仔细的计算,估计1x2x3x4x5x6x7x8是多少?


他的答案是-------?
现在比较一下你估计的答案和另外那个人估计的答案。谁的答案大,谁的答案小?一定是你的答案大,而另外那个人的答案小,并且你们的答案可能都小于40320(实际计算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和另外那个人对答案的估计都“锚定”在刚开始计算的几步上,所以你估计的答案要大于另外一个人估计的答案,但可能都小于实际计算出来的答案。


锚定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请继续阅读:

有趣的“锚定和调整启发式”(下)



作者:汪祚军/发表于《大众心理学》
感谢Psytopic网友Yangna推荐

《黄金甲》牵动的胸部审美

psytopic.com

徐志摩说“数大便是美”,山坡上的羊群和广场上的阅兵式都给人整齐壮阔的美感。《黄金甲》里,张艺谋把“数量”这一美学概念发挥到极致。《满城尽带黄金甲》已在各大城市以豪华阵容上演,剧中女性的低胸宫廷服打扮成为一时热门话题,有人说“这反映了丰满胸部在大众心目中的巨大诱惑力”, 关于胸部审美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比如20年代崇尚平坦,50年代强调尖突,80年代健美结实,而当前则是突出乳沟。如果你还没看过《黄金甲》,不妨一读Psytopic在文末推荐的精彩影评。-psytopic.com


亚洲只有5%是C罩杯以上

  虽然美丽的胸部是每一位女性都梦寐以求的身材,“丰满”更是首要追求,但有统计指出,西方有45%的女性胸部达C罩杯以上,而亚洲只有5%。不少整形医生指出,亚洲女性的乳房发育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还存在各种问题,如先天发育不良、因生育原因萎缩等。


胸部偏小是由压力引起

  对此,外地一些学者分析认为,中国内地乃至亚洲女性的胸部都偏小,主要是由压力大引起的,因为压力大使得甲状腺常呈亢奋状态,导致皮质醇上升,加速脂肪燃烧,其中胸部是最容易流失脂肪的地方。据广州曙光整形医生刘杰伟透露,假如因压力导致皮质醇上升加速脂肪的燃烧,全身都会变瘦。


什么样的胸部才称得上理想?

  不少整形医生表示,不同的年代,对女性胸部“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极端“大”或“小”都不美。不同的人受生活环境、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心理因素等各种因素影响,对女性胸部的审美是有差别的,但基本的评判原理,就是胸部的大小应与身体各部位的比例相协调。


美胸标准

  众多整形医生给出的美学标准为,丰满、匀称,柔韧而富有弹性;两侧乳房大小、形状、位置均对称一致,两乳间距离大于20厘米;乳房基底面直径在10~12厘米,从基底面至乳头的高度为5~6厘米;乳房挺拔,环差为17~20厘米;两个乳头与胸骨切迹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胸部审美标准百年变迁


  20年代:崇尚平坦

  “爵士时代”的姑娘们挥别丰满发达的胸部,纷纷追求平板消瘦的理想身材。剪短头发,涂黑眼圈,用紧实的胸罩束缚乳房的“男孩”形象十分流行。

  30年代:凸显胸形

  以性感明星简·哈洛为首的时髦女性都钻进肌肤毕现的贴身衣裙,把美丽的胸部显耀于众。而胸部平坦的女性则借助紧身胸衣托起乳房,内衣的构造开始走向凸显胸形的路线。

  40年代:高耸圆润

  二战期间,女性既要在后方帮忙生产军用物资,又要照顾小孩,身体愈发强壮丰满。这个时代女性的最新形象是:具有束腹功能的内衣收紧细腰,隆起的胸垫突出高耸圆润的乳房。

  50年代:强调尖突

  当时的审美观认为尖尖的胸形才有美感,典型的美式锥状内衣便以独特的缝制来强调乳房的尖突感。此外,满世界都能看到玛丽莲·梦露和她高耸的胸脯。

  60年代:回归自然

  不再讲求胸部的丰满突出,女人们开始追求自然。不戴胸罩成为时髦,戴也只是纤维纱质、似有似无的胸罩。

  70年代:中性主张

  此时期出现大胆无畏、不分男女的着装风格。大批女性加入上班族并在男性世界里获得成功,胸部大小不再受人瞩目,自然就是美。胸罩也以一系列运动文胸为主流。

  80年代:健美结实

  简·方达和短跑名将乔伊娜成为这个时代的偶像,健美而又生气勃勃的乳房是女孩子们追求的理想胸形。

  90年代:适度丰满

  完美的乳房以健康为标准,只有大小适度、均匀自然、浑圆挺拔的乳房才具有吸引力。

  新世纪:突出乳沟

  平胸潮流推波助澜,尺寸大小不再重要。不管胸大胸小,女性都希望塑造性感的乳沟,魔术文胸大受欢迎。


由Psytopic摘自《信息时报》/VIA:sohu




精彩影评推荐:《举世无双,有容奶大》——《黄金甲》完全解读


  坐在投资4000万的欧洲城新时代影院5号厅里,强烈的装修气味熏得我差点咳嗽。按《黄金甲》所宣称的3·6亿投资,可以建造9个新时代影院,拍180部《疯狂的石头》(投资200万)。

  随着耀眼的画面展开,侵蚀身体的装修气味已闻所未闻,在精神上,我们体验了当下中国最伟大导演兼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所“赐予”的又一次“宏大而残酷的历练”。

  1:视觉暴力

  徐志摩说“数大便是美”,山坡上的羊群和广场上的阅兵式都给人整齐壮阔的美感。《黄金甲》里,张艺谋把“数量”这一美学概念发挥到前无古人、超乎想象、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达到“视觉暴力”的效果。一开场宫女早起的“阅乳式”和“阅腿式”便让呼吸紧了一紧,靠,这什么阵容啊~重阳晚宴宫殿大战,造反的“黄金部队”和御林军的大阵仗营造了电影史上的一大奇观,可堪与《指环王》的魔幻影象媲美。张艺谋刻意了色彩的对比,“黄金部队”金灿灿一片,进殿时密集如蚁,而御林军一出,是灰白的肃杀和严谨,自由反抗的金黄色和厚重捍卫的灰白色整齐的分割画面,画面上全是重重叠叠的人,把空间挤压的透不出气来。这种“视觉暴力”其实已无美感可言,导演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效果。大阵仗中,杰王子的金色(单个)在灰白(整体)的阵营中飞舞跳动,效果非常惊人。

  张艺谋誓将“阅X式”进行到底,在政变平息后的歌舞升平中,又是一整片一整片的“阅太监式”“阅宫女式”,全是方阵。(如果你眼睛够快,你还可以看到有两个前排宫女一直低着头,是害羞?)

  宫殿的色彩强调的是艳丽华贵,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调的多色彩组合,非常繁复,艳丽繁复到眼睛受不了的地步,而且几乎所有的图案都是几何体的对称组合,反复出现让人产生了眩晕的感觉。暴力!暴力!(其余地方不一一例举)。

  要达到如此惊人的画面效果,要进行如此浩大的场面调度,没有极大的实验精神、极大的决心、极大的资金支持是做不到的。放眼中国,也只有张艺谋才敢这么“实验”,有了《黄金甲》,北京奥组委也稍微放心点——烧了这么多钱,好歹总能烧出点开幕式的感性认识来……

  2:周郎妙技安天下

  周润发——当然我的偶像!他在华语电影的地位相当于阿尔帕西诺在好莱坞。他对“王”的内心和形态把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个角色的难度比《卧虎藏龙》中李慕白要大,好在周润发有《安娜与国王》的出演经验,并和朱迪·福斯特这样的“戏精”合演过。在周润发出场的所有戏当中,他的从容威严始终压着其他人一头,巩俐,中国最大气最大胸最洋气最霸气的女星,竟然也垫不牢!在菊花台喝药的两个桥段,气氛营造非常到位,第一个桥段巩俐表演无愧于她的声望,言语顾盼之间完成了和“王”的一次心理战,不落下风;政变失败后,菊花台是“王”的悲惨盛宴,“后”的断头台,周润发的几个眼神和简单肢体语言便完整传递了“王”内心的狠辣、苍凉和对权力的雄霸,而“后”此刻心境绝望、痛苦、毁灭,又无力反抗,层次丰富,最容易出戏,非常遗憾,巩俐只用了最表层的一种方式。

  戏剧矛盾最冲突的地方也是演员们集中PK演技的时刻,文戏最出彩的是重阳晚宴“后”揭露祥太子身世的桥段,这是全片最精彩最具爆发力之处!周润发、巩俐、刘烨、秦俊杰、李曼各自都有精妙的发挥,各自憋足了劲。揭开血淋淋的伤痛,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王、王子、后、前后、父亲、母亲、兄妹、乱伦、通奸、背叛、阴谋……激化产生了强震撼力,以情节的张力打动人心,这在张艺谋的前两部大戏中是看不到的。

  3:比《英雄》扎实比《埋伏》真实比《夜宴》厚实

  《夜宴》一说《哈姆雷特》,西方人就笑了;《黄金甲》一说《雷雨》,中国人就明白了。所谓“套用”,使得编剧不需要再费心找一个强力的故事内核,简单说:祥太子是“王”的前妻生的,并和现“后”有私情,前“后”嫁给太医,其女儿又和祥太子恋爱,“王”戴绿帽逼“后”每天喝药,“后”要政变推二太子上位,重阳节各方冲突交织,宫廷血流成河……

  张艺谋善于学习,他进步了。在《英雄》《埋伏》《无极》《夜宴》之后,他虚心听取广大充满智慧的网友意见,把前四部大片的主要弊端统统修正,整个故事讲下来,竟然是相当的顺畅,绝无明显呆滞(其中硬伤下文再叙)。须知大制作是一柄极重的重剑,陈凯歌、冯小刚都气力有所不逮,反而被割到了手。而这一回,张艺谋舞得开来,招数更加纯熟。戏剧冲突强烈的故事核心,比《英雄》苍白的“和平”理念要扎实;《十面埋伏》情节完全失真,构架也不成立,看到最后刘德华和金城武在雪地里血拼,我却“血仍是冷”,这便是故事的虚假决定观众的隔离感。《黄金甲》基本上按戏剧套路铺陈,叙述条理清晰,并带有悬念。虽也是遥不可及的皇宫内幕,但引发了共鸣——这是讲述一个家庭的的冲突、一个家庭的悲剧!恰恰这点是《黄金甲》离观众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具真实感的地方,前年的尼泊尔王宫血案也许是个例证。现在回看《夜宴》,冯小刚的着眼点是“情爱与阴谋”,这比《黄金甲》浓缩的家庭冲突要大很多,而且空泛很多,所以厉帝之死就不能令人信服。在内容的厚度上,《黄金甲》已经胜出一筹,而且葛优/章子怡的“王/后”组合VS周润发/巩俐的“王/后”组合,前者远远不及后者的厚重大气,前者的“帝王之相”和观众心理定位也不及后者。

  《黄金甲》在北美上映,被一位美国评论家称为是“张艺谋内在逻辑最混乱的一部电影”我以为这个评论给《无极》比较合适,《黄金甲》有比较明确的故事内核。

  4:成王子的剑 周杰伦的刀

  张艺谋对三个王子的性格定位是相当明确的,明确的性格定位是情节发展的铺垫。比如,杰王子的性格赋予了勇武并有孝心,不然,“后”的政变计划根本没办法实施;祥太子如果不赋予多情、懦弱,政变就是另一种走向;成王子如果不赋予野心和表面温顺,就无法使重阳节家庭悲剧达到最高点。也就是说,三个王子各自都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在周/巩两人之外,刘烨的祥太子,周杰伦的杰王子,秦俊杰的成王子格外引人关注。

  比起在《无极》里面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杀手”,刘烨的祥太子非常到位,片中唯一的笑场就是他的几句台词,但恰恰我以为这是刘烨全片最精彩的片段,把最矛盾角色的最无奈最愤怒时刻以“小丑”的方式表达,这种“荒诞感”无疑是高明的。而成王子的在重阳晚宴的爆发、疯狂更让人眼睛一亮,一剑刺杀祥太子、又逼王退位,把“王”和“后”内心中仅有希望也粉碎了。

  当然,最重点的是周杰伦的杰王子。如果不是因为周杰伦对青少年的号召力,任何一个导演都不会选他来演这个角色。客观说,周杰伦的木纳表情和杰王子的武艺高强、果敢魄力、勇猛又孝心浓厚划不上等号,即使他决定帮母亲政变,亦看不出内心转变。张艺谋对他又格外照顾,给他的兵器是一柄气势逼人的大刀,大刀这种长兵器耍起来是非常有难度的,况且周歌星又不似关云长那般面似重枣,身长9尺。

  5:唐朝没有太平公主

  《黄金甲》上映一个多月前,网络上便有巩俐的剧照,焦点在于巩俐的胸有多大。也许在很长的时间内,《黄金甲》所创造的人类电影史上乳波之洋洋大观会成为谈论的一个有趣的话题。唐朝宫女就是这个装束吗?没有实物照片,只按照壁画和卷轴来想象,当真成为电影画面时,那颤巍巍、明晃晃、恰似鼓浪屿波涛一般的乳波大阵就令人惊叹了。丁度·布拉斯都造不出这效果。依我看,唐朝宫女所用的神奇束胸比现在的什么婷美、挺乃儿、安安都要效果好,小笼包都能挤出褶子来,唐朝没有太平公主。

  巩俐之“伟大”国人皆知,张大导更是最早的见证人。可惜岁月也在巩俐身上留痕。巩俐不难确定,难的是蒋婵的扮演者,要青春、妩媚、单纯、白嫩,当然还要大胸。单看剧中,蒋婵比“后”更有吸引力,也难怪太子要倾心于她了。有几个蒋婵的侧面,脖子纤细得如一弯细竹,抹胸之上部分却比“巩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顺便提一下,蒋婵和太子的调情戏一段,特别是咬手指片段,非常具有情色诱惑。

  6:皇宫岂是菜园门——不得不说的硬伤

  最大的硬伤在于太医夫人即“王”的前夫人的角色处理,出场很突兀。太医一家遭暗杀后,后来又携女儿蒋婵返回皇宫,竟如入无人之境,如走菜园门一样直到“王”面前,并当面被“后”揭穿身份,这个情节设置是不合逻辑的。

  太医是“王”身边的亲近之人,其夫人跟随15年,以“王”的敏感多疑,竟丝毫不知。

  “后”要谋反,其表象就是不停的绣菊花,其他的铺垫没一点没有,只是强调了她对喝药的心理反抗,而杰王子是否愿意倒戈还是未知数。

  “后”与祥太子偷情怎么变成全皇宫人人皆知的秘密?却也是,那时候没有QQ可聊,没有手机短信可发,没有固定电话和电子邮件,而宫中耳目众多,到哪都一大帮人,祥太子和蒋婵才咬个手指,“后”就杀到了,呜呼……祥太子和太医原来也是武林高手,有点意外,而且太医居然亮出独门兵器——药铲,哈哈~ 刺杀太医一家的武打设计非常精彩,程小动的动作设计从不令人失望。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举世无双”的大制作,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装宫廷大戏达到了颠峰,这是一个耗资3·6亿终结版本。对张艺谋,《黄金甲》好坏是商业性的,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好坏是历史性的。他又要开始转型了。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激烈的批评者,因为我们当下看不到完美的电影。“有容奶大”,张艺谋有气度重新扶了前情人一把,而巩俐也不负众望,以“奶大”的姿态完美结束自己的2006,并领衔中国大片奔向贺岁,奔向海外。


来源:温州网博客/作者:文舞枫湾


感谢Psytopic成员Roger推荐话题

冬天容易“心理感冒”

psytopic.com

冬季节日照少,人体由于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情绪就会感到低落,人们很容易得“心理感冒”。感冒是一种身体的常见病,每到季节变换时,病原体就可能乘虚而入,使人患上感冒,头疼脑热,流鼻涕,打喷嚏;一般经一周后即使不用药也能自我痊愈。如同身体感冒一样,心理也会患上“感冒”,一些心理学家将“抑郁症”称之为“心理感冒”。如果感觉自己已经患上“心理感冒”,不妨加强光照,在冬天光照会使情绪好转。-psytopic.com


这些是心理感冒的症状:

1. 感到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或情绪消沉,对平常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思维迟缓,有时还自责内疚,严重时甚至有自杀想法和行为。

2. 身体感觉不适,比如头痛、易疲劳,不想说话不想动,睡眠障碍,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也可能

表现为睡眠过多,经常出虚汗、食欲不振,头痛背痛或者其他查不出原因的身体上的疼痛。

3. 心情烦躁、焦虑,静不下来,脾气急躁,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内部经常吵吵闹闹;出现性欲降低

,影响夫妻间的性生活。

4. 发现自己变了,做事情慢,而且缺乏动力,做决定犹犹豫豫,畏怯退缩。



以下是心理感冒的自我测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玩一玩:


1、总感到情绪低沉,闷闷不乐;

2、对生活感到没意思、没劲;

3、自己感觉思维和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

4、遇到事情常常自责、内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

5、容易疲倦、不愿活动;

6、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7、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容易分散;

8、特别容易受惊,也容易感伤,感情脆弱;

9、抱怨身体各处疼痛,但又查不出问题;

10、没有食欲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

11、遇到有魅力的异性,却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的吸引力;

12、不再注意自己的仪表,邋邋遢遢。


如果你有一半以上符合,需要提起注意,不妨加强光照,在冬天,光照会使情绪好转。



Psytopic整理自《中国健康月刊

2006-12-15

可乐与曼妥斯糖人体试验

psytopic.com

很早以前,你可能在邮箱中收过一封关于巴西的一位小男孩因为将曼妥斯薄荷糖与健怡可口可乐一起食用而导致死亡的传闻,并且有人做过试验形成壮观的可乐喷泉。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澄清声明,表示“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糖的表面产生浸透作用,就会产生大量泡沫”,“但是这种现象和现实中吃这两种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在嘴里,通过咀嚼和唾液作用,糖表面马上会被破坏”。于是有人真的人吃了,看看发生什么事...-psytopic.com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澄清声明

   针对部分消费者对可乐饮用安全的质疑,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王雷经理接受采访时作出了澄清声明:

   一、关于儿童吃曼妥斯糖并喝可乐以后暴毙的新闻,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谣言。

可以确定地讲这是一个谣言,传言源于巴西,实际上谣言中提到的学校已经发表了正式的辟谣声明,这点可以从确定的渠道证实。

二、为什么传闻会是假的?我们来进行理论上的解释。

其实我们公司并没有主导进行为什么曼妥斯糖与可乐一起会产生大量泡沫的现象的研究,有一些学者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研究,对这种现象做出了一些判断。他们讲是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糖的表面(糖的表面有一种特点就是比较疏松,比较容易吸水)产生一种浸透作用,就会产生大量泡沫,这种现象是一种很简单的物理现象。

我们吃糖的时候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人吃糖的时候,把糖放在嘴里,通过咀嚼和唾液作用,糖表面马上会被破坏,也就是所谓的产生大量泡沫的这种渗透作用是不会在现实中共同食用这两种食物的时候产生的。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会看到这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和现实中吃这两种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可口可乐产品中的任何成分与其他所有食物相结合,都是安全的。

无论是刚才说的薄荷口味的糖,还是可口可乐产品中的任何成分,都是符合全世界各地权威机构检验的,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任何影响的成份。同时可口可乐产品中的任何成份与其他所有食物相结合,都不会出现所谓的不良反应和人体不适感。在可口可乐产品中所有成份都是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地各种食品饮料中的,都是合格的。

四、谣言不可轻信。

现在社会信息量巨大,一些没有经过确定的传闻特别多,包括今天这样的一些传闻。我们想通过网易这样的主流媒体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明辨谣言和事实,对于完全没有依据的谣言,千万不要轻信。

(本消息由Psytopic摘自网易




可乐与曼妥思同吃的人体试验






先喝可乐再吃曼妥斯糖会怎样?






可乐音乐喷泉

有两个美国人格罗比和沃尔茨把这一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用523颗万乐珠和101瓶可乐,复制了赌城拉斯维加斯的一座巨型喷泉。






最后,Psytopic提醒各位网友,除了曼妥斯糖和可乐,其他多孔的东西放到含二氧化碳比较多的饮料里面都会产生这种喷泡现象,比如馒头,甚至话梅。

Psytopic组稿作品
感谢网友xorms指正

单身男人特别的一课

psytopic.com

2006年即将过去,婚姻又有了新论调:女人收入越高,挑选机会越多,不在乎对方是个穷画家,因为养得起;30岁挑选丈夫的准则和20岁不同,忠诚是衡量男人新标准;谁说35岁以上的女人难出嫁,她们相信第二轮也是好机会..“剩女”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高,听听这一年女人们的总结,也许是单身男人这一年的必修课。-psytopic.com



  2006婚姻新论调之一:收入越高,挑选越多

  AndreaQuattrocchi曾是80年代中,叫妈妈们最担心的一群——爱工作、高工资、对男友诸多挑剔。

  “我曾在波士顿一个著名酒店担任行政总裁。因为喜欢工作,我迟迟不愿意结婚。而且,我交往过的男朋友有些不喜欢吃寿司,还有些不喜欢航海,偏偏这两样都是我的心头好,要找个十全十美的男人真难!”AndreaQuattrocchi吐苦水的时候刚刚30岁达标,正是女人最黄金的年头,“6年后我遇到现在的丈夫,在一个海滩旁的酒吧。
我知道,就是他了!如今我们生了3个孩子,我常常告诉孩子们,年轻时应该尽量享受生活与工作,结婚晚些没关系,要向妈妈学习!”

  遇到丈夫的时候,AndreaQuattrocchi没有像其他女孩一样,偷偷考量对方的财产、地位或者经济实力。

  “就算他是个穷画家,或者收入比我低又如何?我可以负担一个家庭,和一位和我拥有同样爱好的丈夫!”

  她的见解与EverygreenStateCollege的教授StephanieCoontz看法一致。事业成功的女性,能更好地平衡婚姻中的经济和地位对等,因此,她们能接受的伴侣范围,某些程度上反而比“月光公主”多。



  2006婚姻新论调之二:忠诚,是衡量男人新标准

  30岁熟女挑选丈夫的准则,和她们20岁时候差别巨大。相貌、职业、收入退居二线,而健康、爱好和忠诚度开始领跑。

  在世纪之交迈入30后的男女,有不少历经过父母离婚或者家庭破裂,对这一代人的婚姻观有很大影响。

  “我在和女人交往时,会和她们讨论对婚姻的态度,如果对方不认真,那么我也不介意当恶人,主动结束关系。”接受采访的27岁财务经理约翰说,“至于女方年龄,那不是问题!我上一个女友37岁,如今这个29岁,我不觉得她们有什么区别。”

  CatherineCasey跨入婚姻殿堂时45岁,20年前她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自己也许一辈子也碰不到合适的男人。

  “但缘分发生了!我在国家公园露营时认识了他,我很庆幸大家相识比较晚,我想,我们分手也会比别人更晚些。”



  2006婚姻新论调之三:第二轮,也是好机会

  LaurieAronson在29岁时也承受过巨大的压力,一段又一段认真的恋情,总以失败告终,她转眼跨过35岁。有一度,Laurie认定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她前往心理医师门诊进行治疗。

  “仿佛母亲的手指时时在背脊骨后面戳,一刻不得停。朋友们都用惋惜而嘲讽的语气安慰我,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找不到男朋友。正常女人都会被她们逼疯!”

  缘分,却在39岁那年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好朋友的弟弟与妻子离婚,寻找Laurie倾吐内心苦闷。多年熟悉的友情突然转化做爱情,令两个人措手不及。

  “我如今是4个孩子的妈妈,3个来自我丈夫的家庭,而最后一个,是我和他共有的爱情结晶。”Laurie生活得比同年龄的“绝望主妇”们幸福多了,她才刚刚开始享受婚姻生活的甜蜜,“我也希望能早些遇到我丈夫,可是,谁叫他之前属于另一个女人?为此叫我等待多两年,我也不介意,总比随随便便找人嫁了要好。”

  谁说35岁以上的女人难出嫁?新婚姻调查表明,1990年后40岁“老大难”美国女的出嫁概率都高达40%以上,何况30岁的“白骨精”?

  缘分,只是来得稍微迟些而已。


Psytopic摘自东方网


2006-12-11

催眠是真的吗?

psytopic.com

一块回荡的怀表+几句细软的话语=让一个人卸下心理抗拒?人被催眠后,真的可以象电影演的那样,不由自主地按照催眠师的暗示去做吗?很多人对催眠持怀疑态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费曼先生也是其中一名,但他的亲身体验也许有助您进一步了解催眠。催眠是通过暗示诱发被催眠者产生“心理分离” (dissociation)状态,使得意识范围变窄,从而让被催眠者产生“社会盲从”。 -psytopic.com


你经历过的情形:

某天你在朋友的家里,她们已出去5分钟,在她们出去前对你说:『请你在电话铃响时,帮我接听一下,好吗?』,如果她们还没有回来,而这时电话的铃声响了,会发生什么事?

几乎可以确定,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反对理由之下,你会很自然地就拿起电话并且回话,就如他对你的建议一样。也许你打算要花些时间想想如何回话,或者你正漫游在电视或书本前,但是当电话响起时,你却自动化似地去接听了,无需经过思考。



再来看看催眠情形:

催眠师将你引入一种恍惚状态,并以一种单调的声音说:『现在当电话铃响时,你立刻回答它。』,然后他弹指并说:『现在你清醒了,完全清醒了。』几分钟之后,在你身边的电话铃响了,会发生什么事?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被催眠者会走过去,拿起电话回答;某些人会很自动的去做,根本不加思索,也有人会报告她很清楚的知道曾经被告知要拿起电话,或许她会对此想了一大堆,但是这和上面的那个例子之间有什么大的区别吗?



“社会盲从”原理:

大多数的人,只要告诉他们使用某一线索来进行反应,即去做某件单纯的事情;一般当线索(暗示或行动指示)产生时,她们都会去做而没有疑问,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社会依从”或“社会盲从”现象(Social Compliance)。



听听亲历催眠的人的述说:

当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费曼先生在学校时,曾自愿被催眠,下面是引用他书中《别闹了!费曼先生》的一段,你可以通过这些文字了解被催眠后接受暗示时的感觉:

他(催眠师)开始拿我做为催眠对象,很快的我就进入了某种状态,他对我说:『你的眼睛睁不开了。』。我对自己说:『我敢说我可以睁开眼睛,但是我不要破坏现状,先看看会进行到什么样的情况。』


当时的情形很有趣,你只不过有一点点迷糊,虽然如此,你还是很确定你能睁得开眼睛,但是由于你没有睁开眼睛,因此由某种意义而言,你的眼睛确实睁不开。他又玩了许多把戏,最后决定我很符合他的要求。


到了正式示范时,他要我们走到舞台上,当着普林斯顿研究所的全体同学面前催眠我们,这次的效应比上次要强,我猜我已经「学会」了如何被催眠。


催眠师做出各种示范表演,让我做了些平常不会去做的事情,最后还说,当我脱离催眠状态之后,不会像平常习惯般的直接走回座位,而先绕场一圈,再由礼堂的后方回到座位上。


在整个进行的过程中,我都隐隐约约的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一直都配合着催眠师的指示动作,但是这次我决定:『该死的,我受够了,我偏要直接就走向座位上。』


时候到了,我站起身来,走下讲台,朝向我的座位走过去,可是突然一阵子烦躁不安的感觉笼罩全身,我觉得非常的不自在,无法继续原先的动作,结果乖乖的绕场走了一圈。


摘自《别闹了!费曼先生》
《Surely you’re joking Mr.Feynman!》[Vintage 1992]
VIA: 《Taiwan Association of Hypnotherapist 》




这份报告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1. 费曼先生在整个过程中,虽然与正常的心里状态并不完全相同,而且有些「模糊」,但并无失去意识的时刻。(由此处可知:对催眠很普遍的误解就是催眠时会完全地失去任何的感觉)

2. 对象的内心想法为他选择了顺从催眠师的指示,即使这种顺从只是假装。

3. 某事使他对催眠印象特别深刻——某些冲突——当他意识的意志与暗示有差异时——他发现他的身体却执行与他本人意愿相违背的事情。 (有没有试过明明告诉自己“不该做!”,但最后还是做了)



Psytopic:催眠是通过暗示诱发被催眠者产生“心理分离” (分离心理过程的局部和整体)状态,使得意识范围变窄,从而让被催眠者产生“社会盲从”。


最后,如果你对催眠仍存怀疑,不妨试试这些有趣的“催鸡大法”(据说是为了便于屠宰):

催鸡大法

方法1. 小心平稳得把鸡侧着身子放到地面上,抚平鸡头贴住地面,一只手稳住鸡的身子,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在鸡的面前,慢慢前后来回移动,并始终回到距鸡嘴10厘米处的同一点。来回几次,鸡就被催眠了。


方法2. 温柔得将鸡背部朝下翻过来,不要被它爪子抓伤,平稳后,用两只拇指和食指慢慢上下按摩鸡的胸部肌肉,持续几秒钟后,鸡就被你催眠了。视频如下:




方法3. 和第1种方法类似,把鸡侧着身子放到地面上,使鸡头平直向前,然后用小树枝,从鸡嘴开始往前面快速画直线,注意不要碰到鸡的嘴,这样持续画几下,鸡就迅速被催眠了。视频如下:



视频由Psytopic摘自Dujun/英文链接


Psytopic组稿

哪个国家的人最快乐

psytopic.com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最快乐?答案不是美国。据一项网络国际调查(MTVNI)显示,印度人是所有国家中的人最快乐的,而日本人则是最痛苦的。全球16至34岁的人中,只有43%的人感觉他们生活快乐。在发展中国家,同年龄段的人则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中国高达84%。发达国家的人对全球化表示出过度悲观,95%的年轻德国人认为这是毁灭他们的文化,而发展中国家的人更愿意接受全球化并且对他们的经济未来持乐观态度,对他们的民族也更感到自豪。-psytopic.com



一项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人比起他们那些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同龄人的对生活感觉至少快乐两倍。

印度人是所有国家中最快乐的,而日本则是最痛苦的。

一个覆盖了来自14个国家的5400名年轻人MTV网络国际调查(MTVNI)显示,全球的16至34岁的人中只有43%的人感觉他们生活快乐。

NTVNI说这个数字是被来自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拉低的。来自英国和美国的只有少于30%的年轻人说他们的觉得生活快乐。

在日本只有8%说他们很快乐。

这些发达社会的人的不快乐因素包括缺乏乐观精神,过度投入工作和成就的压力。

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同年龄组的人大部分期望将来的生活会更愉快,中国最高达到84%。

“这些在发展中国家更高兴的年轻人同时也是最虔诚的。”调查说。

这个MTVNI历时6个月完成,并且得到了基于他们对于安全,适应社会和如何看待他们未来的认知,比较年轻人感觉的“幸福索引”。

来自阿根廷和南非的年轻人在“他们有多高兴”的列表中处理顶端,达到75%.

这全部的“幸福索引”更多的是富裕和穷困的混合。印度第一,接下来是瑞士和巴西。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所以理论上你应该看到的是乐观和积极的感觉。”MTVNI的主席Bill Roedy告诉路透社。

发达国家对全球化表示过度的悲观,95%的年轻德国人认为这是毁灭他们的文化,而发展中国家的人更愿意接受全球化并且对他们的经济未来持乐观态度,对他们的民族也更感到自豪。

MTVNI说他们注意的一个倾向是年轻人有权使用大众传媒会让他们失去安全感,然而他们又没有认知技术来解释真正的危险。

在英国,80%的16岁至34岁的人说他们害怕恐怖活动就像害怕患癌症一样,然而后者却是更可能伤害他们的。

参加调查的14个国家分别是阿根廷,巴西,中国,丹麦,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南非,瑞士,英国和美国。

附原文阅读:

Young peopl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unhappy
By Kate Holton


Young people in developing nations are at least twice as likely to feel happy about their lives than their richer counterparts, a survey says.

Indians are the happiest overall and Japanese the most miserable.

According to an MTV Networks International (MTVNI) global survey that covered more than 5,400 young people in 14 countries, only 43 percent of the world's 16- to 34-year-olds say they are happy with their lives.

MTVNI said this figure was dragged down by young people in the developed world, including those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fewer than 30 percent of young people said they were happy with the way things were.

Only eight percent in Japan said they were happy.

Reasons for unhappiness across the developed world included a lack of optimism, concern over jobs and pressure to succe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majority in the same age group expected their lives to be more enjoyable in the future, led by China with 84 percent.

"The happier young people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are also the most religious," the survey said.

The MTVNI survey took six months to complete and resulted in the Wellbeing Index which compared the feelings of young people, based on their perceptions of how they feel about safety, where they fit into society and how they see their future.

Young people from Argentina and South Africa came joint top in the list of how happy they were at 75 percent.

The overall Wellbeing Index was more mixed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dia came top followed by Sweden and Brazil came las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growth is on the go ... so you could see that logically there should be optimism and a positive feeling," Bill Roedy, the President of MTVNI, told Reuters.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particularly pessimistic about globalisation, with 95 percent of young Germans thinking it is ruining their culture, while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tended to be more receptive to globalisation were also more optimistic about their economic future and more proud of their nationality.

MTVNI said one of the trends they spotted was that young people with access to mass media tended to feel less safe as they did not have the cognitive skills to interpret real risk.

In the UK,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16- to 34-year-olds said they were as afraid of terrorism as they were of the getting cancer -- though the latter was far more likely to hurt them.

The 14 countries included in the survey were Argentina, Brazil, China, Denmark, France, Germany, India, Indonesia, Japan, Mexico, South Africa, Sweden, the UK and the U.S.



Psytopic成员Roger翻译自APA/原文链接

2006-12-10

调查问卷:接吻习惯调查

psytopic.com

Psytopic的朋友们好!
这是一份关于“接吻习惯”的科研调查。本页面将向您介绍我们这次问卷调查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果您愿意填写问卷,我们将不胜感激;如果您还没决定是否填写,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引起您的兴趣。-psytopic.com


资格

· 有接吻的经历
· 目前有恋人或爱人

如果您符合以上要求,您马上就可以开始填写问卷了!


关于本次调查的介绍

这是一份心理学系研究生所作的科研调查。该调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的填写,第二部分是关于“接吻”习惯的调查,第三部分是附送的亲密关系测验,以答谢您对本次调查的支持。

本次调查为匿名形式,您不必留下姓名或身份证号码。


您的收获

完成这份问卷全部题目最多花您十五分钟的时间,而我们将对您致以衷心的感激。您可以自豪地说,“我帮助了一项科学研究”。同时这份问卷也有助于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接吻习惯以及您的亲密关系状况。


准备开始

点击开始填写问卷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Yangna
2006年12月

流泪是一种排毒

psytopic.com

哭是不用学习的。在种类众多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是唯一会哭泣流泪的成员。眼泪中含有溶菌酶,这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物质,它能保护鼻咽黏膜不被细菌感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佛莱把流泪分成反射性流泪(如受到洋葱刺激)和情感性流泪,情感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多。佛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排毒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不少孩子在打针时会大哭大喊,可能是通过眼泪排出导致痛苦的有害化学物质。另外,眼泪能刺激一种特殊的荷尔蒙分泌,这种荷尔蒙能使人产生一种被人抚摸和拥抱的愿望。-psytopic.com


  人类学家发现,在种类众多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是唯一会哭泣流泪的成员。达尔文认为,哭泣时,眼睛周围的微血管会充血,同时小肌肉为保护眼睛而收缩,于是导致泪腺分泌眼泪。对于人体来说,眼泪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副产品”。

  美国人类学家阿希莱·蒙塔戈的观点与达尔文截然相反。他认为,流眼泪对人体大有好处。这种益处影响了人类的进化,因而能通过自然选择被人类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人类会流泪是适者生存的结果。

  蒙塔戈举例说:眼泪中含有溶菌酶,这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物质,它能保护鼻咽黏膜不被细菌感染。观察表明,没有眼泪的干哭,很容易使鼻咽黏膜干燥而受感染。

  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蒙塔戈的观点,相信流泪行为对人体具有益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佛莱从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对流泪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把流泪分成反射性流泪(如受到洋葱刺激)和情感性流泪两类。5年时间里,佛莱的统计表明,一个月内,男人哭泣流泪的次数很少超过7次,而女人则在30次以上。

  晚上7点到10点,同家人亲朋相聚,或者在看电视时,是情感性流泪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佛莱用特制的小试管收集受试者的眼泪,对眼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他发现,情感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多,而反射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少。在这些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中,有一种据测定可能是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根据这一结果,佛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排毒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通过流泪排出,留在体内,将对健康不利;情感性流泪排泄毒素,使流泪者恢复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对健康有益。

  然而,通过眼泪排出的究竟是什么成分的毒素?眼泪中所含的又有哪些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它们是如何产生,怎样代谢的?这些连佛莱本人也不清楚。搞清楚这些问题,将能帮助人们判断佛莱的学说是否正确。

  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的感觉会比哭前要好了许多。

  研究发现,喜悦的泪水量大,味道很淡,而悲伤、愤怒的眼泪则水分不多,味道很咸,原因在于受刺激的是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因此,悲伤时,流出泪水,有利于健康。

  科学家还发现:眼泪是一种要求别人来拥抱和安慰哭泣者的明显信号。眼泪能刺激一种特殊的荷尔蒙分泌,这种荷尔蒙能使人产生一种被人抚摸和拥抱的愿望。

  生活中,或许有千万个理由值得我们哭泣。哭泣是人类的天然权利,人们用哭来遣散怒气,排解忧愁。男人用“一醉解千愁”的方法麻醉自己,不如用“一哭解千愁”的方法来解脱自己。



  我们为什么哭


  流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简单行为,无需学习,人人都会,就像心脏搏动、肾脏排泄一样本能,像叹息、打喷嚏一样自发。

  唐人唐衢每读文章必哭,喝了酒也必定大哭。三国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每次出游,遇到无路可走时,常常恸哭而返。

  人们在悲伤的时候哭,高兴的时候也哭;在失败的时候哭,胜利的时候也哭;在离别时候哭,团圆的时候也哭。不仅意志脆弱的人易掉泪,意志坚强的人也会哭。

  研究者说,根据哭泣的原因分类,其中1/2由于悲伤;1/10是由于恼怒;1/15是由于同情;1/20是由于担心;1/30是由于恐惧。一般人以为快乐时只会哈哈大笑,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快乐和激动时也会使泪水夺眶而出,约占哭者的1/5,比例相当高。

  不少孩子在打针时会大哭大喊。学者发现,这可能是为了减轻痛苦,因为从眼泪中发现,其中有可以导致痛苦的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哭泣把它们排了出来,人就会轻松些。调查发现,85%的女人在哭后感到轻松,男人则为73%。尽管如此,哭本身毕竟是悲伤痛苦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多哭为好,如果遇事大哭特哭不知节制,经常像林黛玉那样以泪洗面,肯定无益于健康。

  人们每次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仅2秒钟,长的达两个小时,平均是1~2分钟。

  孩子的哭泣并无男女之别,但成年男人自以为要比女人坚强些,所以一向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调查男女“正常”哭泣行为后证明,女人哭的次数的确多一些,平均是男人的5倍。女人哭10次就有5次是泪如泉涌,而男人只占29%。

  如果您是一位男士,请继续阅读《男人节: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感谢Psytopic网友Yolanda提供素材

2006-12-08

手机真的不会增加致癌危险?

psytopic.com

可能有Psytopic的朋友还记得那篇《手机辐射:手机能否煮鸡蛋?》,我们知道手机辐射频率一般是900-1800MHz,而微波炉的频率是2.4GHz,理论上手机是不会把鸡蛋加热的。昨天CCTV报导了丹麦科研消息,研究认为手机的辐射类型不会损伤人体细胞或DNA,暴露在手机辐射下不存在引发癌症的可能性。Psytopic问题:这种调查是否可以证明手机辐射对人体无害?请看Psytopic推荐了一则国外报导。-psytopic.com


以下来自CCTV.com的报导:



文字消息:

  长期以来,“使用手机的安全性”一直是全球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5号,最新一期美国《全国癌症研究所杂志》刊登了丹麦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使用手机不会增加人们患癌症的风险。

  文章说,研究人员对丹麦全国42万名手机使用者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并将手机使用者的名单与丹麦全国癌症记录进行了比对。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或长期使用手机,都不会增加使用者脑部和神经系统发生肿瘤的危险,也不会使眼部疾病、白血病和癌症等的发病率上升。因此,丹麦研究人员认为,手机的辐射类型不会损伤人体细胞或DNA,暴露在手机辐射下不存在引发癌症的可能性。

  研究小组负责人还说,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手机安全性的最大规模、最全面的一次调查,得出的结果应该是可靠的。

  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人使用手机。尽管此前各国的健康研究机构也都就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不过,研究结论一直存在分歧。

(以上文字来源:CCTV.com消息(新闻30分)



关于手机辐射问题,Psytopic推荐这段视频:




A Message from Dr. George:

“Since 1993, scientific studies have continued to accumulate showing that radiation from mobile telephones and other wireless devices is dangerous. The mobile phone industry continues to deny the existence of a problem, and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continue to sort out both legal and ethical entanglements with the industry that render them impotent in terms of protecting consumers. Now, new science clearly shows that a 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 related disease epidemic has begun – the brunt of which will be borne by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

Dr. George L. Carlo,
Chairman,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来自Dr. George:

“从1993年以来, 科学研究不断积累的结论表明,手机辐射和其他无线设备(对人体)是危险的。手机产商不断否认这个问题的存在,世界各国的政府机构从法律和伦理上与产商不断发生纠缠,致使这些机构无法对消费者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现在,新的科学研究清楚地表明,由无线辐射引起的疾病已经开始蔓延,其高峰期和影响将会出现在我们孩子或孙子出生的那一代。”(Psytopic译)


Psytopic组稿

人类和老鼠的区别有多大?

psytopic.com

如果把这个问题改成:人类和猩猩的区别有多大?可能会更符合我们的认识逻辑。不过在你知道了这些信息之后,可能会提出相同的疑问:人类的基因有30%和香蕉相同,和果蝇则有更多的相同部分,而人类与老鼠的基因重复部分比起两者都多。基因有如此多的重复,却形成截然不同的生物体,那么人类和老鼠的区别有多大?-psytopic.com


  你知道吗?人类的基因有30%与香蕉一样,更多的与果蝇相同,而与老鼠重复的则比二者都多。为什么基因有如此多的重复,却形成截然不同的生物体呢?在近期PLos(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所刊登的一篇论文中,剑桥大学Pat Simpson及同事利用果蝇找到了初步的答案。

  基因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蛋白质编码(在不同的生物体中都是相似的),另外一部分控制基因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开启。

  对于外行人来说,果蝇看起来都很相似,但是实际上,果蝇有近4000个截然不同的种类,这些种类的很多特征,如翅膀的纹理以及胸部硬毛的位置等有明显的差别,而这都是从始祖果蝇开始,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而来的。每个物种——人类、老鼠(甚至香蕉)——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形态,这与基因的微妙差别有关,但是这些差别位于基因的什么部位呢?

  Simpson等人比较了两个种类接近的果蝇的基因,其中一种果蝇胸部具有两行硬毛,另一种具有四行硬毛。结果发现,差异就在于控制基因的一个很小的片断。如果交换这个基因片断,那么两行硬毛果蝇可以变成四行硬毛果蝇。

  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基因的细微变化可以导致有机体的细微变化,经过不断的累积,就可能产生新的物种。尽管这已被进化生物学家广泛接受,但是目前缺乏由控制基因直接导致形态差异的实例。尽管不能通过调整基因序列将一个人变为一个香蕉,甚至是老鼠,但是对这些序列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生物体的进化过程。


附原文阅读: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ce And Men?

It's often said that a man shares 30% of his genes with a banana, rather more with a fruit fly, and yet more with a mouse; so why are these organisms so different if many of their genes are so similar? In a recent issue of PLoS Biology, Pat Simpson and her colleagues for Cambridge University use fruit flie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problem.

Genes have two parts: a bit that codes for proteins (this part is similar in different organisms) and a part that regulates the gene, which determines when, where, and how strongly the genes are turned on.

To the layman, one fruit fly looks much like another, but there are, in fact, nearly 4,000 distinct species differing i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pattern of veins on the wings or the position of bristles on the thorax. These differences have evolved over millions of years, since the first ancestral fruit fly arose--and it's not just flies. Every species--man, mouse (and bananas)--has evolved a unique form, correlated with subtle differences in their genes, but where in the genes do these subtle differences lie? By comparing genes between two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of flies, one with two rows of bristles on the thorax and one with four rows, these workers homed in on a short part of the control region of one particular gene that appeared to be different. By swapping the bit around, they could turn a two rows fly into a four rows fly.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slight changes in the control regions of genes lead to slight changes in the organism, and accumulation of such small differences may result in the creation of a new species. While this is widely accepted by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actual examples directly linking small changes in regulatory parts of genes to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have been scarce. While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swap regulatory sequences to turn a man into a banana, or even into a mouse, examination of these sequences may tell us how different organisms evolved.

Source: sciencedaily.com

Psytopic摘自《三思科学》/原文链接

2006-12-07

疤痕的故事

psytopic.com

听一首歌可以治疗疤痕吗,看一个故事是不是会痊愈...你的身上有疤痕吗?读这个故事之前,不妨先找出自己身上的一道疤痕,然后分享它的经历,最后再来读这篇文章,你的疤痕不会得到治愈,但是你会知道怎么避免再留疤痕。-psytopic.com


Psytopic推荐您在阅读之前,
先听这首歌,写下自己身上的一道疤痕经历——








Psytopic: 第一次试听可能会有断续,请等待完全载后重播



























----------
继续...
----------

有些故事很小,通常是指它的字数;有些道理很大,多数是指读后的感觉;这是一个来自刘墉的故事《疤痕》——


女儿的男同学到家里玩,他的眼角因为前一天,

撞到树,而有个小小的伤口。

正巧有个医师朋友来,看见他的伤口,仔细检查一下,

居然叫起来:「这伤口怎么能只搽药呢?」

那男孩说:「是我妈妈搽的,她说过两天就好了。」

「对!是两天就好了!但却留下一道疤,一辈子也不会好!」

医师朋友赶快跑回他的车子,拿出一种特别的绷条,

为那男孩消毒之后贴好。

一边贴、一边叮嘱:

「有伤口,一定要赶快把它合起来,

大的伤口要缝,小的伤口要贴,

你如果不这样做,任它裂开,四周的细胞虽然会增生,

把那伤口盖住,但增生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疤痕。」

「原来疤痕是这么造成的。」我心中感慨地想着....

晚上洗澡时,我看自己身上,五十多年来留下的许多疤痕:

「身上的疤痕如此,心上的疤痕不也一样吗?

有的朋友发生冲突,因为马上想办法弥补,

就像没有过冲突一样。


相反的,有些人一不高兴,就永远避着彼此,

久了,虽然像身上的疤痕,也能愈合,

彼此见面,也依然寒暄,但心上的疤痕却永远除不掉。」

洗完澡,我把女儿叫到面前,对她说:

美国人常说『从马背上摔下来,要立刻跳回马背』

同样的道理,

当你跟同学、跟亲人,有什么冲突的时候,

也要立刻双方坐下来沟通,把那伤口弥平,

别留下一生的遗憾、一辈子的疤痕。



Psytopic:这个故事是不是很像弗洛伊德说的童年创伤?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没有及时的解决,而是选择了压抑,虽然我们会忘记或者意识不到,但它会在以后时间里或者在某一天影响你的生活,而你却不自知;这是一道不及时搽药遗留下来的心灵疤痕。


----------
附歌曲下载:
----------

点击到百度下载杨培安《风中的羽翼》

Psytopic组稿

2006-12-06

家庭系统排列介绍

psytopic.com

“家庭系统排列”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家庭治疗理念,由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宁格(Bert Hellinger)经25年的研究发展起来,现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一个热门的课题。海宁格认为,人类的家族就如同天上的星系,有其运作的规则与次序,称之为“爱的序位”。当家族的每一份子都能够遵循这些法则,家庭成员就能够和谐相处;当家族有人违反这些法则,对于整个家族将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家庭系统排列疗法”即是过排列家族成员代表的位置,找出家族中隐藏失衡的动力,并移动家族成员代表回归正确的序位,让爱恢复流动,藉此解决生命中的困扰,不影响无辜的下一代。-psytopic.com


作为社会性的生命,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些系统:他会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某个社区的居民、某个组织的一员……,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身、心各要素结构成的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相互联系,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社会中的每个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系统中孕育、出生、成长起来的。


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海宁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的序位,并不跟随社会及文化的标准或规则运行,而是在这些标准或规则之上运行。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会很好,大家都能够快乐和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这些困扰就是“牵连”。


海宁格发现,很多人的身心问题,其实都是“牵连”造成的。“牵连”可以说是“重复着一个之前的家族成员的命运”。而很多“牵连”的开始,是儿童早期凭着对父母单纯的“爱”,企图接过父母的问题引起的。用当今精神分析理念来说,是一个人没有顺利完成与父母的分离造成的。在一个家庭中,这种未完成的分离还可能是家族中一连串的“牵连”关系。“牵连”会使一个家庭成员从幼年开始就产生不能理解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欠佳、疾病和心理问题,并延续在其生命中。


这些隐藏的动力影响或控制着我们,而我们又难以觉察它的存在,但我们可能实实在在地因没有尊重它而感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可从这些伤害中知晓它的存在。海宁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治疗,就是借由他所发展出来的方法,将“牵连”的原因显露出来,而且往往能找出化解的可能。


在人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先人的一些仇恨、怨愤和伤悲。「家庭排列」能够快速地找出和化解这些包袱。在美国上课时,一位印第安土著的个案,几乎用到上课的所有人:导师引导十多位学员在当事人的父和母两人之后排成两列,代表父系和母系各八代的先人,加上当事人的兄弟姊妹和有关的一些亲戚,廿多个人站满了整个圈子。每一个「代表」都有各自的感受和个性表现。印第安人怀着自从白种人登陆美洲之后所引起的仇恨、悲愤及罪疚感(对不起族人),二百年,八代的族人肩负的包袱可以想象有多重,怪不得到处的土著都有酗酒和其它严重问题。

系统排列是最新发展出来的应用学问,能够帮助人去取得系统里隐藏的资料,因而对事情的处理有更清晰的了解。系统排列的技巧,用在企业管理、人事纠纷、未来选择等需要上,称为“组织系统排列”;用在心理治疗方面,则能够把一些深层的家族 困扰找出和化解,称为“家庭系统排列”。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长久以来一直教不到女朋友的男性前来求助。从家族排列发现,他的父系四到五代前发生的牵连纠葛,造成男性力量无法向下传递,所以他的男性能量不足,而无法吸引到适合的异性伴侣。透过老师的引导,解决了先前的家族的纠葛后,他的父系能量开始从好几代前的祖先向下传递,当事人也感觉到背后男性家族力量的支持,这时候,当事人觉得眼前出现一个女性的影像。大约一年后,当事人找到他的伴侣,并且结婚了,他发现他的伴侣跟一年前看到的女性影像很像。


了解自己的家庭系统排列是否有问题,可先询问自己或父母的家中是否:

1.家中是否有人早逝,早夭?
2.年幼时,双亲是否有人过世?
3.是否有家人被送走、或有私生子、或是领养的?
4. 父母是否为彼此的第一任关系(指是否之前有结婚,订婚,关系密切的情人)
5.流产、堕胎
6.家庭秘密(如成员被排除在外、遗产分配不均等)
7.犯罪事件(如杀害、被杀、伤害行为等)
8.家族中是否有重大疾病、行动障碍、或成瘾习惯(如毒瘾、酗酒、赌博等)
9.发疯、自杀、暴力事件
10.移民

以上事件都会对家庭系统排列产生影响。


感谢Psytopic网友Tracy提供素材

布什和布莱尔的唇语

psytopic.com

还记得那篇《“按摩门”事件中布什的心理距离》吗?在七月初的八国峰会上,美国总统布什突然给德国女总理默克尔进行双肩按摩,这一举止备受争议。不论是坚定有力的步伐,还是微微上扬的眉毛,抑或是昂首阔步走在众人前面……这些相对于语言往往被公众忽略的肢体语言,其实同样是政治家们重要的表达手段。这篇比《政界人士有趣的身体语言》还会更有趣,看看可爱的外国元首们。-psytopic.com


  曾在牛津大学工作的心理学家彼得·科利特教授在东英吉利大学的科学研讨会中,具体解释了肢体语言对政治家的这一重要意义。他说,权力、权威和坚韧是政治家极力想要展现的特质,但同时,他们又希望强势的形象不至于让人反感,甚至还希望传递出友好,亲切和真诚的信息。如何建立起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形象,是否能够巧妙地运用手势、行为特征和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对政治家而言至关重要。

  尽管肢体语言可以为政治家所用来传达想要告知的信息,但如果政治家感到脆弱、不舒服和有压力时,肢体语言也是泄露这些负面情绪的蛛丝马迹。


  “9·11”时布什咬了嘴唇

  关于肢体语言的“双重”作用,科利特用录像予以详细讲解。比如,当布什感到紧张有压力时,他就会咬嘴唇;而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表示同意时会上扬眉毛。科利特举例说,当布什2001年得知“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他咬嘴唇的反应是下意识的,也是十分明显的。另外在其他一些场合,布什也曾用这个小动作掩饰自己的焦虑。


  布莱尔紧张时摆弄小指

  研讨会上,科利特向与会者分析了一些政要独有的肢体语言。例如,布什喜欢摆动双臂,用强有力的步伐展现他的阳刚之气。布莱尔则会在紧张时摆弄他左手的小指;在感到脆弱时会把手放进口袋;在受到威胁时通常会摸自己的胃部。科利特说,摸自己的胃部或后脑勺,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就像母亲安抚她的孩子。


(本段消息由Psytopic摘自《青年报》)




这是外国朋友对他们的元首们开的玩笑:


柔情似水:Endless Love


(感谢Psytopic成员乐享风华提供素材)


如果你觉得上面那首太柔情,不妨试试这个rock版:





Psytopic组稿

2006-12-04

职业枯竭离你很远吗

psytopic.com

也许,你没有办法控制你的工作,比如你的工作时间或你的工作任务;有时你面对工作中扑面而来的一切感到措手无策;或是有一个轻视你工作的老板;或者从事一些与你的兴趣和技能不符的工作,甚至是你的价值观与公司商业运作员工制度相左;以上这些情况都将使你精疲力尽。这种精疲力尽与平时所言的疲劳不同,它不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可以恢复的,这种称之为职业枯竭,它是由一些慢性压力,例如缺乏奖赏,工作无安全感,经常性的身体虐待或者是性折磨,以及每天争吵和突然的损伤等状况造成的。 -psytopic.com


而今每天严格的工作,比如能够导致职业枯竭工作的最后期限,午夜加班等已经开始被科学家同一些重大疾病联系了起来。

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可以增加患心脏病,流感,代谢综合症以及高血压的机率。一个研究发现,与那些活泼的,没有压力的雇员相比,有压力工作者的压力会降低生理活动上的心脏健康,在生理活动上导致动脉硬化。

一项新的调查了以色列677名工人的研究显示,那些经历了职业枯竭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比未经历者要高出1.8倍,(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变得抵抗糖份调节荷尔蒙—-胰岛素)。这个结果已经把年龄,性别,经历以及肥胖程度都考虑在内了。

一些研究还显示,压力可以导致不健康行为,如:厌食,酗酒等,这些都可以导致健康问题。在新研究中,研究者称压力可能会有更直接的作用,破坏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从而导致糖尿病。

来自以色列Aviv大学,研究的领导者Samuel Melamed说,结果显示,职业枯竭会像其它风险因素如:肥胖,吸烟和缺乏锻炼一样增加患病的风险。


职业枯竭

当你的工作压力变得难以管理,职业枯竭会导致以下三种症状的并发:


情绪枯竭

身体疲劳或枯竭

认知疲劳(反应变慢)

这不同于那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可以恢复的暂时性的小病。因为职业枯竭包括一些慢性压力:缺乏奖赏,工作无安全感,经常性的身体虐待或者是性折磨,以及每天争吵和突然的损伤。


工作生命

科学家从1998年至2003年研究那些一开始很健康的以色列工人。77%的工人是男性,平均年龄43岁。这些被试有着同样的职业,科学家把他们分为5类: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或者是从事管理工作如工程师、老师,非专业的电脑工作者以及个体经营者。

职业枯竭问卷透露677名被试中有一半正经历高度职业枯竭。这些工人中,在研究期间17%发展成了2型糖尿病,而3.2%的职业枯竭者患了糖尿病,而其它人只有1.8%。

为了证明糖尿病是否由血压引起的,研究者们检测被试样本的一个子集,包括507名工人,测试他们的血压。职业枯竭者表现出更低水平的血压,这就表明糖尿病不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这个二选一的解释就是压力触发了血液中的脂肪酸的穿刺和“有益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突袭,这两个因素都是和糖尿病有关。


压力因素

Melamed说,职业枯竭可能只是这个假设的一部分。

“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掌控压力而让这些人易于患糖尿病。”他说。“他们的处理能力耗竭不仅是因为工作压力,也可能包括生活压力,如:生活事件压力和日常的争吵。”

一般而言,压力可以破坏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个人的基因决定他是易受攻击的时候,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Richard Surwit说。

Surwit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这个结果应该放到更大的被试群体去检测是否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在11/12月的《身心医学》杂志中,科学家称,在患上职业枯竭之前必须采取有效的干涉方式来降低压力。

不妨做个小测试,确认你是否正经历职业枯竭:

点击进入《职业枯竭自我测试(Psytopic版)》



Psytopic成员Roger翻译自Live Science/原文链接

职业枯竭自我测试(Psytopic版)

psytopic.com

如果加班已是你的家常便饭,如果周末是你延长的睡眠夜晚,那么你需要警惕:职业枯竭!压力可以破坏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个人的基因决定他是易受攻击的时候,当你的工作压力变得难以控制,需要注意是否患上职业枯竭,这不同于那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可以恢复的暂时性的小病,它会导致三种症状的迸发:情绪枯竭、身体枯竭和反应变慢。Psytopic曾发布过《慢性疲劳专题:疲劳自测》,以下这份是职业枯竭的自我测试,测试结果中有进一步帮助您了解和解决问题的信息。-psytopic.com

请在IE浏览器下点击按钮进入测试:









原版测题来源:Mayo Clinic;Psytopic成员Roger翻译
Psytopic制作及修订

2006-12-02

Money and Me, Me, Me

psytopic.com

还记得毕业之后的第一次搬家吗?如果薪水不是很高,通常我们都会依赖于朋友的帮忙,是否还怀念在共同努力之后分享皮萨饼和啤酒的同志之情?现在的你或许最先想到的是找搬家公司,因为你比以前有钱了。钱能使鬼推磨不一定正确,但钱却真的能影响甚至改变人。有人说钱是动力,也有人说钱破坏和谐,实验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脑中想着钱的时候,人会更加关注自我,更不愿意获得他人的帮助。-psytopic.com


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古以来关于金钱对人的影响一直争论不休。日前,据《科学》杂志在线报道,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仅仅想到钱就可以改变人。在他们进行的试验中,当被试者脑中想着钱时,他们就变得比以前更加自我,然而这种自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可以激励人奋斗,也会让人自私。


心理学家Kathleen Vohs说自己博士后工作结束时就开始考虑金钱对心理的影响。那时因为薪水大大增加,她可以雇用搬家工而不是依赖于朋友的帮忙。这当然会让搬家更容易,但是Vohs说她很想念以前在共同努力之后分享比萨饼和啤酒的同志之情。这种经历引导Vohs提出假设——金钱在让人更独立的同时,也成为隔离人的障碍。


Vohs如今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任职,为了更科学地检验这个假设,Vohs和她的同事招募了几百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在每次试验之前,研究人员都把志愿者分成两部分,让一半志愿者想着钱,比如说,让他们读一篇提到钱的文章,或者让他们看一张画着各种纸币的海报;而把没有想着钱的作为对照组。


在一次试验中,研究人员给志愿者们一个很难的字谜,告诉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求援。结果,想着钱的那些人比没有想到钱的人多等了70%的时间才去求助,他们帮助别人的时间比对照组少了一半,同时帮助别人捡铅笔的人也更少。


然而,这些不擅长社交的表现并没有结束,即使和帮手合作可以明显减少工作量,志愿者还是更愿意独自工作。在回答一份问卷时,脑中想着钱的志愿者更多地选择相对孤单的休闲活动,比如在一次四人晚餐和一堂私人烹调课中,他们选择了后者。


在另一次实验之前,研究人员让实验组的志愿者先观看一个以钱为主题的电脑屏保,让对照组的志愿者看以鱼为主题的屏保。结果在进行“开始了解你”的谈话时,前者比后者把谈话者所坐的两张椅子放得更远。Vohs和她的同事在11月17日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个结果。总体来说,实验结果显示,脑子中想着钱的人更自我——不想依赖他人也不愿意其他人依赖他们。


“这是会引发争议的发现”,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Tom Gilovich表示,“即使是潜意识的,可以主宰人的这种想法和得到的效果都令人吃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经济心理学家StephenLea补充道,这项研究可以对一些日常决策有暗示作用,如是否要给你的孩子零花钱。零花钱会让孩子感到满足,Lea说,但是它同时也阻碍合作。“这不是一个容易的抉择,但是必须认识到如果你将一种关系货币化了,你就改变了它的本质。”


Psytopic摘自《科学时报》




以下这段为心理学专业人士准备:

钱让人感觉自足

在一组9个试验中,从有关钱的短文到现金的照片等钱的提醒,使人更少地请求帮助,而更多的提供帮助。试验对象也更可能游戏、一起工作、增加他们自己与一个新认识的人之间的物理距离,Kathleen Vohs和同事报告说。有些学者曾把钱描述为使人们采取行动的鼓励,但也有人指责钱破坏社区的和谐。文章作者提出,这两个效应来自钱使人感到也表现出自己有能力的实事。他们的试验涉及让自愿者接触钱的想法,然后在完成某个任务上比较他们与一个没有接触钱的想法对照组的人的行为。有些任务涉及请求帮助,还有些涉及提供帮助、提供金钱、以及选择独自和社区活动。在所有的试验中,事先接触钱的想法的志愿者比对照表现出更自我倾向的行为。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讨论了这些发现。

报告: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 Kathleen D. Vohs, Nicole L. Mead, and Miranda R. Goode
研究评述:Money Is Material, Carole B. Burgoyne and Stephen E. G. Lea



附原文报导:


It's often said that money changes people. Now a team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ists has found that just thinking of money changes people. With money on their minds, experimental subjects became more focused on themselves--in both good ways and bad.

Psychologist Kathleen Vohs says she started thinking about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when she moved from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to her first faculty job. The big salary increase meant she could hire a mover instead of relying on help from friends. It certainly made the move easier, Vohs says, but she missed the camaraderie of sharing pizza and beer after a big group effort. The experience led her to hypothesize that while money makes people more independent, it can also act as an isolating social barrier.

To examine this idea in a more controlled setting, Vohs, now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Minneapolis, and colleagues recruited several hundred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In each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s subtly prompted half the volunteers to think of money--by having them read an essay that mentioned money, for example, or seating them facing a poster depi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currency--before putting them in a social situation. In one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s gave volunteers a difficult puzzle and told them to ask for help at any time. People who had been reminded of money waited nearly 70% longer to seek help than those who hadn't. People cued to think of money also spent only half as much time, on average, assisting another person who asked for their help with a word problem and picked up fewer pencils for someone who'd dropped them.

The antisocial behavior didn't end there. Volunteers reminded of money preferred working alone even if sharing the task with a co-worker resulted in substantially less work. They also chose solitary leisure activities on a questionnaire--preferring a private cooking lesson, for instance, over a dinner for four. And when asked to set up two chairs for a get-to-know-you chat with another volunteer, subjects who'd seen a money-themed computer screensaver placed the chairs further apart than subjects who'd seen a fish screensaver, Vohs and colleagues report in tomorrow's issue of Science. Taken together, Vohs say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nking of money puts people in a frame of mind in which they don't want to depend on others and don't want others to depend on them.

"It's a provocative set of findings," says Tom Gilovich, a psychologist at Cornell University. "The notion that you can prime people, even subliminally, and get these effects is kind of stunning." The study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routine decisions such as whether to give your children an allowance, adds Stephen Lea, an economic psych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Exeter, U.K. An allowance might foster self-sufficiency, Lea says, but it might discourage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s not an easy decision, but you need to recognize that if you monetize a relationship, you change it."



By Greg Miller / ScienceNOW Daily News
Psytopic组稿

2006-11-29

幸福转动:幸福感与亲密关系(下篇)

psytopic.com

假如你买了豪宅你能爽多久?可以肯定你不会一直说好爽喔,或许我们真正追求的是满足而不是兴奋。两人的关系,不可能一直保持着火热,必然是递减的。你们觉得结婚前要不要同居?有人做过个实验,同居两年再结婚一年,和不同居结婚一年的满意度,谁高?在上篇《幸福转动:幸福感与亲密关系》里讲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信赖,信赖是一点一滴建立的,在于你有没有Care(在乎)、understanding(理解)、evaluate(肯定)他。这个论述很漂亮,却留下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入这个关系?本文是Psytopic整理的续篇。-psytopic.com


主讲人:台大心理系 教授 林以正老师
主办单位:政大心谘中心
地点:综院113
繁体版录入:skykissx (炎楓)
简体版整理:Psytopic.com
注明:以下提到的“谘商”即“咨询”


本文主题曲Westlife《Uptown Girl》(点击CD图片播放)
(POP风格)




(以下是正文)
没有读过上篇的朋友,请点击这里先阅读上文


为什么我们要进入这样的关系?交朋友很麻烦的,一个人有两三个好朋友,就不得了了,如果有十个朋友,每个都失恋我要每个都陪他喝酒,难过耶。而且研究指出不会因为你有三个好友我只有一个,你会比我快乐,不会。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

朋友的用处是给予我们社会支持,是做一个安全气囊,缓冲我们的伤害,平常用不太到,但一遇到重大灾害,也就够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路顺遂,我们会失恋,失业,报告被教授丢垃圾桶,亲人过世,辛辛苦苦生个小孩结果是自闭症.....好多好多痛苦的事。


可是我们没回答,为什么朋友可以帮这个忙?

做过谘商的应该知道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治疗你,只有你自己能治疗你自己,那怎么会自己能治疗自己呢?

谘商在做的不过就是支撑一个述说的空间,做一个意义的重构。在这个空间中,你可以去摸索,你可以去碰撞,你会很安全,因为有我们在做缓冲。佛洛伊德提供的是权威,我知道你想的东西代表的是什么,所以让你放心的说;karl Rogers 是无条件的正面关怀 I know I know,都只是提供一个述说的空间而已。摸索都是痛苦的。扒开内心深处,一定有你不想看但会看到的东西,而我们能做的只是降低这个过程的副作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谈了那么久,没谈到幸福,来谈一下幸福吧。

感情中不会天天吃大餐,过情人节,那是商人炒作的啦。电影speed中,男的要亲女生时,女生对他说,你要知道患难中的感情不会持久。有人对一起去打战的美国大兵做研究,他们一起烤青蛙,一起上山下海,很麻吉,但久了没连络,就淡掉了。你有没有过参加同学会,两人互相交代彼此的人生,聊聊以前,之后不知道要聊什么 "呃....这杯拿铁不错耶.." "哈哈..是喔"后来没话聊了,因为他有一段的生命是你没参与的。

情侣刚开始的爱是passion 到后来是companssinon 友伴式的爱,但Passinon 能爽多久?狂喜不是真的情绪,你买豪宅,你能爽多久?你买更大的豪宅你能爽多久?你不可能每天进到大房子中都兴奋的睡不着,第一天爽到睡不着,第二天也是,第三天,一个月......这样要怎么过日子?这种人在演化的过程中会被淘汰掉,有人做过研究,其中乐透的也不过爽六个月,之后就回归平淡了。我们回到家,会说好舒服喔,可是不会一直说好爽喔好爽喔。

注:我觉得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追求的是comfortable而不是high。而我们要追求的是满足而不是快乐,最近有本书叫做"好满足"大家可以去翻翻,以及还有本书叫不断幸福论,也是蛮从生理,去分析心理状态的。

如果真的持续那么久,你会得到冠状动脉的疾病,你是属于A型性格的人,这样的人完美主义,功课会不错,但会早死,所以要记得放松,那A型性格的人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是被工友发现的,因为他们发现心脏科外的门诊座椅特别容易坏,这类的人不安于室,在那边等待发怒弄坏的。

两人的关系,不可能一直保持着火热,必然是递减的。你们觉得结婚前要不要同居?

有人做过个实验,同居两年再结婚一年,和不同居结婚一年的满意度,谁高?

不同居结婚一年。

所以说是因为同居满意度会下降吗?错!这就是做研究tricky的地方,我同居两年再结婚一年,两人一起相处的时间应该等于结婚三年阿,怎么可以用一年来比!好,拿这两个来比,但结果没差,因为满意度是时间函数,只要时间过久了,你们之间的热情必然下降。


那热情有什么用?热情可以推动你,做到你自己平常做不到的事,让自己用心,把自己打开。我以前会因为热情写诗,我以前会因为要追我太太,找了所有的树叶用针在上面写字给我太太。

有学生问我说怎么追女生?我问他你做了什么?他说,我请她看电影。
阿,我说,为什么你花了两百块人家就要被你追到,有那么廉价吗?重点是事前规划阿。写张卡片给她。不要去华纳因为一出来看到都是名牌店,买不起,心情恶劣阿,去美丽华,还可以坐摩天轮,制造错误归因阿......总之,你要用心的去经营。

信赖是一步一步建立起的,人际关系没有马上跳阶的,而是要看你在日常生活中累积的点点滴滴,每一天一个小小惊喜,你可以买一个御饭团放在口袋下课后,拿给对方说,这是我为你准备的惊喜。或是你可以去相约去看电影,我是个很爱哭的人,我老婆也很爱看我哭,真是绝配!两个人就哭的很爽,发现好爱对方,虽然是错误归因,不过没关系!而且哭后会很舒服,因为脑内会分泌脑啡。

还是那句话要找到适合你的方式。

幸福不是大小,而是感受的频率。每天每天的小幸福构筑了你的生活。那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为什么熟悉的事物更吸引人?

psytopic.com

这个结论对界面设计人员可能特别有用。如果在一张纸上画的是你熟悉的朋友,比画上一位陌生人,你可能感觉更好一些。扩展到人的身上,一个人的长相如果容易被识别出来或者左右对称,比长得奇形怪状或左右不一,更具亲和力。有人推测人类大脑的判断机制:熟悉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好,而陌生的东西则会被当作差的,甚至会被认为是危险的。进化心理学家解释,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可能取决于大脑处理外界信息的困难程度。越是容易认出来,大脑处理信息越轻松,人的感觉觉越良好,从而导致了积极正面的评价。-psytopic.com


  对我们的大脑来说,从不规则的脸和变形的图案中寻找吸引力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熟悉的形状和常见类型相对来说就好多了,这是因为在寻找吸引力上,大脑不必花费很大功夫。


  这是不是说,大脑是懒惰的呢?最近德国和美国的研究者用实验给出了解释。



  “顺眼”就有吸引力


  看上去顺眼的东西并不会自动变得有吸引力。进化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就证实,被人的大脑判断成平常类型的东西要比不同寻常的好上很多。一张左右完全对称的脸虽然看上去很不自然,但是高度的对称可以让一张脸看上去更有吸引力。


  这里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大脑更加偏爱顺眼的类型,为什么复杂的图形、模型或者不对称的脸会让大脑讨厌?


  一部分心理学家从进化的角度认为,如果一样东西偏离了左右对称的原则,那意味着它有一定的缺陷。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人的身上,那么不对称的体形可能说明他难以适应环境。


  德国卡塞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哈拉德·欧勒说:“很多基因上的干扰造成了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的干扰,比如营养不良,也会导致不对称现象发生。”


  一张平常的脸显得更健康。如果某个人的脸总是让人觉得端端正正,那便是一个标志,说明他在常规之内,而且他的基因要比其他人更稳定一些。


  因此,这样的人有更多存活的机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这就是进化生物学的观点。


  让大脑轻松也是一个原因


  然而,心理学家皮奥托·文吉尔曼提出另外一种观点——看起来不显得与众不同的物体,是因为可以让大脑比较轻松地处理而显得有吸引力。


  在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个简单的认知机制,那就是大脑处理外界信息的容易程度。


  如果一种固定类型、一张脸或者一个物体看起来和其他的区别越是小,而且在人看起来,它们更熟悉的话,那么人的大脑处理起它们就更加方便。同时,大脑处理它们的过程也会运行得更加顺畅。与之相应的是,人们认出这种事物的速度要快很多。


  “比如,一张图画上的人物是一个人的妻子,而不是一个陌生人,那么他的大脑处理起来的速度当然要更加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美学心理学者赫尔穆特·莱德说。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诺尔伯特·施瓦茨补充说:“把人认出来的容易程度或者过程能使人感觉良好,这也导致了积极正面的评价。”


  因此,一件事物越容易被人认出,越能被算作对人有吸引力。


  早在两年半前,施瓦茨就曾经在专业杂志《性格和社会心理学评论》上作过上述报告。当时他的合作者还有挪威卑尔根大学的一名研究者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皮奥托·文吉尔曼。


  有实验作出证明


  施瓦茨等三人在早先的一项研究中让学生观看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图片。一些学生被要求用最快的速度认出图片上的东西,另外一些学生必须判断这些东西的吸引力多大。


  在实验中,图片的前方会突然出现图片中物体的轮廓,当然学生们不会意识到;然后,学生们便会更快回忆起那个物体,而且还觉得它更漂亮。这就是施瓦茨最近的新发现。


  虽然我们的大脑在认知熟悉事物的时候,显得更加轻松,但是这种轻松的认知机制也很容易受到人为的操控。目前为止还不清楚的是,以下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答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固定类型和熟悉的事物更加吸引人呢?


  可惜,文吉尔曼从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得出结论——人们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答案。他的这个结论刊登在专业期刊《心理科学》上。


  诺尔伯特·施瓦茨认为:“文吉尔曼的研究成果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展示。为什么熟悉的事物更吸引人?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大脑处理外界信息的困难程度变小了。”施瓦茨的这个看法也排除了任何其他的可能。


  吸引力大小立刻体现


  皮奥托·文吉尔曼曾经是施瓦茨的学生,最近他跻身备受尊敬的研究吸引力的心理学家行列。

  文吉尔曼和三位同事以及数十名实验志愿者为他们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很多由点构成的模范图案。这些模范图案上显示的是一幅接一幅的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相似之处变得越来越少。


  在实验中,稍后展示的由八个点描绘的图形总是要比上一幅图形更加变形。



  研究者们说,当显示的图形和最初的正方形图案越来越不像时,实验志愿者为图形分类花的时间越长。“一个完全变过形的正方形图案常常会被当作没有吸引力的,因为它实在是一个形状糟糕的正方形。”


   在进一步的试验中,实验的参与者会看到某一种由点构成的模范图形。为了让他们的大脑能够“更加顺畅”地处理这种图案信息,科学家们会在实验之前让实验参与者看一些类似的图形。在实验中,科学家确定实验参与者会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反应:他们脸颊上的一块肌肉会活跃起来。


  按照科学家的想法,这提供了一个信号,表明实验参与者确实更加偏爱看到的图形,而且他们后来也会说自己的确喜欢。


  文吉尔曼的研究团队报告说:“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参与者会立刻说出是否喜欢看到的图形,并且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从这一点出发,可以知道,这种和感觉有关的反应是自发的、强烈的。”



扩展阅读:《懒惰的大脑》


  “人们熟悉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好,而陌生的东西则会被当作差,有可能甚至被认为是危险的,”莱德这样总结人类大脑的判断机制。


  那么能不能说,我们的大脑简直就是太懒惰了,甚至把所有与众不同的、另类的和不熟悉的事物都看作不具有吸引力的呢?


  “这样大脑就可以省下很多功夫用来认知外界事物。也可以说,这就是‘懒惰’,”美学心理学家莱德说。


  不过皮奥托·文吉尔曼持另外一种观点:“不能说大脑这样就是‘懒惰’,因为大脑能够进行成功的和有效率的处理工作。”


  对大脑来说,认出一样符合平常模样的东西要容易些,这样它便会感到“快乐”。文吉尔曼说:“这是因为在如此快速地解决一个问题以后,大脑就可以有时间处理更加重要的任务了。”在这个过程中,大脑获得了一个更好的判断。



Psytopic网友易涵摘自新闻晚报/VIA:北青网

2006-11-28

不可思议:人对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忆

psytopic.com

难道人对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忆有那么好吗?你是否想到我们的认知系统能够把几百张很类似的影像,准确排出时间的序列。我们到底怎么完成这样的工作?当我们看到一座教堂,不免就会想到「以前」看过的另一座教堂,所以这两个时间的前后编码,是基于「后」者「提醒」了「前」者,而我们在欣赏眼前的景色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以前看过的景色,时间的定序就由此自动的产生了。-psytopic.com


我的朋友老王喜欢旅游,平日省吃节用,存够了钱,一有假期,就往国外跑,他说有生之年,要游遍五湖四海,要看遍世界七大奇迹,当然包括古代的和现代的。要上山,也要下海,乘船、搭飞机,当然要坐火车,尤其要去经历把火车开到大渡船上,再由另一岸接驳到另一国度的铁轨道上的奇景;在渡船上时,还可以下火车,走到船尾,去看落日映在远处海平面上的万丈霞光。游历到非洲时,他抢上了挤了满满是人的破旧巴士,没有冷气,更不要谈汗酸味充斥,还有鸡、狗、羊同「笼」的精采画面。最令我称奇的,是他居然也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小村落里骑起脚踏车来了,路的两旁还是白花花的雪哩!

我说得历历如绘,可是有凭有据的,因为老王也喜欢照相,而且技术不差。他又说要拍遍欧洲大大小小的天主教堂,也要把长长短短、造型美轮美奂的桥梁尽收在镜头里。他更是个赏鸟迷,各地的奇禽异鸟,都吸引他拍摄,有时候,还参加赏鸟团队,跟着候鸟一站又一站迁徙,去观察牠们的生态变化。当然,这一切都有照片存证!
每一次他旅游回来,我们几位老朋友就会各自带几样小菜到他家聚餐,大伙儿喝酒聊天,听他天南地北畅言旅游志异,我就在一旁的计算机屏幕上慢慢欣赏他镜头下的风土、人情、山林流水,以及各式各样的房舍村景。城市里的高楼固然壮观,山路边的小黄花更是美丽。老王,老王,我真是服你啦!

眼见老王手舞足蹈,我忍不住跟他开个小玩笑,把屏幕上照片的次序动了少许手脚,使它们在时间的向度上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本来按照拍摄日期排列得井然有序的一组图片,被我打散了。我回过头去把那位正吹得口沫横飞的老王叫了过来。他脸红红的,冒着斗大的汗珠,随手指着屏幕上的照片,得意的大声说:「不坏吧!我的技术越来越棒了!你看这张农人市场的蔬菜水果很新鲜可口吧!那张教堂高耸入云,令人油生敬畏之气势,是不是?这一张更是……,咦?奇怪,计算机怎么了,这些照片好像哪里不对劲耶!咦?啊!前后次序不对,时间都弄乱了!」我吓一跳,他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了。难道人对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忆有那么好吗?

我看他聚精会神盯着屏幕上的照片,两手按计算机上的指示键,把图片移来移去,10几分钟后,就恢复原始的次序了。我一方面惊讶他的记忆能耐,一方面更想着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测试他是否真的记住了这些图片的前后次序。我随便从中抽出两张相片,问他哪一张先拍、哪一张后拍。他看了一下,指出其中一张先拍,我把答案记了下来;再从中随机抽两张,请他挑出先拍的,也把答案记录下来;一共做了50对相片的先后比对,他的答对率高达75%,已达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因为如果他没有时间次序的判断能力,则他的成绩应该在50%的机率上。

这下子我服气了,就问老王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很多景色、很多桥梁、很多教堂、很多高楼、很多村舍都很像,有时候,根本分不清是哪个村落、哪个小城、哪条街道、哪条河流,遑论在哪个国家?老王的回答更妙:「我也不知道,完全凭感觉!实在没把握,两张一比,就忽然有了感觉,一张好像比另一张更老一些,我也以为是乱猜的,没想到会猜得这么准!」

我知道所有的动物对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时间都很敏感,所谓生物时间就是代表着我们生命的循环体系,发生在外界环境中的事件,要靠这些循环系统中的片段去加以联结,变成了那事件在我们生命中的时间码,我们也会根据这些时间码去整理出事件发生的前后次序,有时事前事后是决定因果关系的主要因素。我却没想到我们的认知系统能够把几百张很类似的影像,准确排出时间的序列。我们到底怎么完成这样的工作?

我仔细的看了我挑出的那50对相片,因为是随机抽取,所以不免有些是属于同一类别的(例如两张桥梁照片的比较、两座教堂相片的比较,或两个农舍的比较等),有时当然是毫不相干的(如一张是花园,一张是一排车子等)。很有趣的是属于同一类别的比对,正确率是85%左右;而属于不相干的图片比对,正确率就掉到65%左右。但即使是65%,和50%的机率比较,也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不管事件相干不相干,我们都会对其时间有所编码,而对类似的图片,其前后的次序感,就升高了很多。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线索,来了解事件时间编码的机制。

当我们看到一座教堂,不免就会想到「以前」看过的另一座教堂,所以这两个时间的前后编码,是基于「后」者「提醒」了「前」者,而我们在欣赏眼前的景色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以前看过的景色,时间的定序就由此自动的产生了。我们在读一本B小说,想起了另一本A小说的故事,日后有人问我哪一本小说是我先读的?当然是A,因为B让我想起以前的A呀!

我越想越有道理,想再往前走一步去证实这样的想法,就到老人院去做了一个实验,因为文献上说75岁以上的老人对时间的编码能力很差。我设计了一套治疗方式,很简单的,就是教会他们每看到一个新的事件,就要学会去问这个事件提醒了他们以前的什么事件呢?实验结果,大有收益,因为老人的时间记忆,由原来的50%机率,一下子增加到60%,而相关的事件比对,则增加到70%。

这整个研究的历程,由观察生活里的一些特定现象,得以猜测人类认知运作的基本机制,又能够到老人生活情境中,验证那个理论所延伸出来的推论。科学理论的演进,就是这样不断往上提升。

我带着实验结果跟这个科学研究的一些心得,很高兴的跑去告诉老王。他不在,又去旅行了!


撰文╱曾志朗
Psytopic摘自科学人2006年11月号

幸福感与社会关系

psytopic.com

你知道其他人除了和我们产生联系外,还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吗?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其他的人甚至是上帝对我们心理和身体幸福感都有影响。在Psytopic前一篇文章《快乐其实很简单》里提过:幸福的人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会更幸福,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们学会去逃避那些降低我们幸福感的事情。感觉孤独类似于感觉饥饿,渴望联系是我们的本能,事实上,人们是需要联系,但不是需要所有的联系。-psytopic.com

任何曾经有过胃绞痛或者是紧张性头痛的人都不再需要身心关系的证据。但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这不仅是身心关系,同时其他的人甚至是上帝对我们心理和身体幸福感都有影响。

在芝加哥随机抽取200个成年人作为样本,年龄在55—72岁,他们同意研究者通过调查他们的心理,社会生活甚至是他们的薪水来分析健康和快乐变化背后的因素。

此芝加哥关于健康,老化和社会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酝酿了几年的有雄心的计划,并且是由国家老龄化研究协会和John Templeton基金会支持的。

到目前为止,研究结果指出了我们同自身以外的关系的价值。那些报告对社会关系高度满意的人睡眠更好,幸福感更强甚至可能挣得更多。

幸福的人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会更幸福,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们学会去逃避那些降低我们幸福感的事情,该研究计划领导者,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John Cacioppo推测。

“我们已经发现社交生活是人类的一个基础部分。”Cacioppo说。

事实上,感觉孤独类似于感觉饥饿;渴望联系是我们的本能,他说。

对友谊的渴望显示了这种剥夺对身体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那些报告感觉孤独的人血压会更高,比那些报告不孤独的人要高出30点。

人们是需要联系,但不是需要所有的联系。Cacioppo说。

研究者们同时还发现,非洲籍美国人说他们与神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他们也很少报告有抑郁的症状。这是在非洲籍美国被试身上的独特发现,也许因为宗教信仰把非洲籍美国人紧紧系在允许他们去克服或者减少疏离感或者是辨别发现生活的其它方面的这个模式之中。参加了此项研究的芝加哥大学神学院教授W.Clark Gilpin说。

虽然孤独感与血压之间的联系是一有趣的观测结果,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随机控制研究来建立直接的因果关系,国家老龄化研究协会的Richard Suzman博士说。

些项芝加哥研究只是国家老龄化研究协会为发现社会关系对身体的益处系列计划中的一项。Suzman说。例如,在巴尔的摩,研究者们就在跟踪从当中学校选择出来的老年志愿的健康状况。


Psytopic成员Roger翻译自来自APA/原文链接

今天你抱了没有?

psytopic.com

关于爱与分享的“FREE HUGS”早已经进入我们的视线,国内各大城市正在刮起“抱抱团”的小旋风,不知道上海这边是否已经有了,城市越大越是需要拥抱,如果没有Psytopic很愿意组织一次。如果你认为拥抱是个特定的动作,只能给特定的人;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形式,一杯水,一个关爱的眼神。重要的是表达,而不是身体接触,冬天到了,给你身边的人一个热情的拥抱吧,你将把快乐带给他。-psytopic.com



先看这段感人的拥抱经历:




Free Hugs 自由拥抱,最早由澳大利亚人Juan Mann发起,意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找回人类大家庭最初的关爱。Free Hugs是一个名叫Juan Mann的真实故事,他在大街上举上牌子,上面写着“ Free Hugs ”,让大家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和温暖的感觉。Free Hugs告诉我们的是:今天你抱了没有?


Give someone a hug today

Sometimes, a hug is all what we need. Free hugs is a real life controversial story of Juan Mann, A man whos sole mission was to reach out and hug a stranger to brighten up their lives.

In this age of social disconnectivity and lack of human contact, the effects of the Free Hugs campaign became phenomenal.

As this symbol of human hope spread accross the city, police and officials ordered the Free Hugs campaign BANNED. What we then witness is the true spirit of humanity come together in what can only be described as awe inspiring.

In the Spirit of the free hugs campaign, PASS THIS TO A FRIEND and HUG A STRANGER! After

参考资料:http://www.freehugs.org/


抱抱团的理论支持:《每天至少三个拥抱



以下是网友李季提供的文章:

光棍节那天在武汉街头遇到了一群“抱抱”!有20-30多个年轻人,男生多,女生较少一些!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牌子,或者是中文“拒绝冷漠,抱抱,唤醒沉睡的你!”“来吧,抱抱”的自制纸板,也有英文的“freehugs”。活动中,有人走进他们并和他们拥抱,当人很少,而且都是年轻人。

最早向世界推行这个活动的是美国人贾森•亨特。活动的灵感来自于他去世的母亲。5年前亨特在母亲的葬礼上听到许多关于母亲的事迹,得到过亨特母亲帮助关心过的人回忆从她那里得到的温暖,一方面受到母亲故事的感召,另一方面感觉自己需要借助他人提供的温暖来克服丧母的悲痛,亨特做了个写着“真情拥抱”的纸牌走上家乡的大街。第一个与他“真情拥抱”的人是一个路过的姑娘,她停了下来,看了看纸板,毫不犹豫地向亨特张开了双臂。从这一天起,“FREEHUGS”这个关于爱和分享的运动开始在全美国蔓延。

今年,一位名叫JuanMann的澳洲男子在悉尼闹市街头手举“自由拥抱”的牌子将这项运动推向了全球化的网络世界。他在大街上举上牌子,上面写着“FreeHugs”,让大家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和温暖的感觉。

网络带给我们的是无国界的资源分享与精神互动,当JuanMann的freehugs视频被长沙的才子豪看了之后,立刻被彻底感动。于是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就组织起了国内第一次抱抱事件!活动视频当然也迅速传到网上,引起了各地网友的共鸣,之后,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武汉等各地网友都在网上召集成立“抱抱”团,组织“抱抱”活动。

尽管FreeHugs在国内引起了很多的讨论,但参加者却努力坚持着。一位参加西安抱抱活动的女生这么说:“人们都有防范心理,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了,我们想用这种活动让人们消除隔膜,呼唤更多的关爱。”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到了“天涯若比邻”的状态。你甚至可以直接和在BUSH总统面对面;但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却忽略了身边的人。你可以和远方的陌生人促膝长谈,却很少和自己的邻居说一句话。

FreeHugs告诉我们的是:今天你抱了没有?,澳洲男子Mann说,这是让大家笑容绽开的一种方式,“因为只要有一个人跟我拥抱,就会带动从旁经过的五个路人脸上的微笑”。想想每天都有机会遇见许多陌生的脸孔,大家目光接触时大多都带着警觉,排斥,甚至敌意,大多时候我们是为了免于伤害,所以选择保持距离,我想更大力,更诚挚的拥抱,得到的温暖和理解应该远多于疏远带来的误解和伤害的。

今天你抱了没有?

因为本身文笔太差,但想让更多的Psytopic朋友了解抱抱,望能采用。
下面是我找的一些抱抱视频资料:经典抱抱/抱抱团的起源


Psytopic组稿及网友投稿作品

漫谈心理学:从寻找答案开始,没有结束

psytopic.com

即使你费尽苦心论证了一切宗教的“虚无”,依旧是徒劳,宗教的影响远比你的逻辑或是其他一个个方法大得多。人不会只有理性,对于理性的需求诞生了科学,对于感性的渴望创造了人文,二者都是不可废黜的。这是Psytopic成员Microwind带给大家的一次意识流文字漫游,有些很有趣的观点:人文心理学应并行于科学心理学,因为人文言论也遵守着优胜劣汰,而很多时候,这种“生存”下来的言论要超越理性科学的结论。-psytopic.com


各位Psytopic的朋友们,随着我的意识流式的思路,一起来次小小的心理学漫游吧。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寻找答案。小到一道作业,大到人生,世界,乃至宇宙。我们都在不断发问,不断试图解答。题目怎么做?周末怎么过?为什么开心?爱情和什么有关?自己的个性如何?会有天下大同的一天么?宇宙怎么生成的?……各种各样,很奇妙。人的好奇心应该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之一。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个人类不断地解答各种问题的过程。

可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远古人类不会知道什么叫恐怖分子,不会去考虑克隆技术的利弊。随着发展,问题似乎是越来越多的。

更要命的是,很多问题,似乎很难找到答案。从那些从古希腊就遗留下来的哲学问题,到为什么1+1=2,到为什么人的心理那么复杂,到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态。总之,从极端的科学问题到人文知识,太多的不确定。

心理学作为生理学和哲学结合的产物,作为横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由此也不可避免地难以面对很多问题。

一方面,涉及自然科学的关于脑的研究,何时能彻底地,完全地掌握其奥秘?不知道。因为破译了脑的秘密,人类的发展将进入一个难以想象的新纪元。为什么这么说?试想,现在人造器官已经可以被接受,那可以设想不远的将来,如果一个人几乎全部器官都是人造的,如何知道他还是人呢?只有一个标准,他有一颗人脑。这是最难替换的。如果真的破解了脑所有的秘密。脑和其他人造器官一样可以被制造的时候,以我们目前的眼光,世界一定乱套了。所以在可预期的范围内,不可能有尽头。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科学,它的对象是万物中几乎最复杂的人。依旧有太多不可确定的因素。你可以说有一门学科叫人格心理学,可是人格到底是什么,还没人能完完全全说明白,说到大家都心服口服;再看看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认知心理学,为了一个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丝毫不起眼的小问题(比如,人是怎么记忆的),都已经争论不休了,似乎更没有力量去解答更多大家实际关心的问题了;精神分析被不少人看做是伪科学;行为主义把人和其他动物几乎等同,把显而易见的人的意识莫名其妙地抹杀了;人本主义很多定义模糊不清,无法验证;什么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审美心理学,XXX心理学(似乎在“心理学”前随便加个名词形容词动词,都可以成为一门新学科),一哄而上……即使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这样的混乱也是让人惊讶的。

人是复杂的,又被遗传影响又受环境熏陶,似乎既有善良的本性又有邪恶的天分,时而理性时而感性……宇宙是浩大的,但好歹是遵循着不少规律的。所以“物理学或许是最简单的,可能比心理学之类的学科容易很多”,我对《霍金的宇宙》记录片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人或许也是有不少规律的,可是,作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很轻易地违背这规律。这和物理世界大不一样。试想如果物理世界的时间空间如果动不动违反规律一下,你一会儿在2100年的南极一会儿在1200年的赤道,这日子完全没法过了。可是,人一般有从众心理,哪天你突然脑子清醒不从众,这也不会造成什么太严重的后果。这就是区别。而人的主观,人的能动,一方面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一方面又是心理学发展的奇怪阻碍。

现在的主流心理学,努力在向自然科学套近乎,其实相对人的动态而言,物是静态的,二者对象的差异决定了这种套近乎的终究徒劳。心理学不必要刻意接近某种倾向。它从诞生一开始对于其研究对象的确定,就已经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如果对这种研究对象——人——本身就有不同的理解,一是生物的人,二是社会的人,那么,心理学的试图统一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说,它包容两个维度——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

如果心理学的吵吵嚷嚷和相互贬低与指责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那么划分为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或许就会省事很多。在人文心理学的殿堂中,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等可以安安心心地作为经典去被人供奉,再也不用担心被指责什么主观臆断,因为人文类的很多知识,科学是无法解释的。这其实和上帝不可解释是一个道理。上帝是万能的么?如果是,那他应该可以造出一个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啊。可是如果他真造出来了,他举不起来,那他怎么会是万能的呢?这样的逻辑游戏是可以玩玩,但不可当作批判的真理。为什么?因为即使你费尽苦心论证了一切宗教的“虚无”,依旧是徒劳,宗教的影响远比你的逻辑或是其他一个个方法大得多。人不会只有理性。对于理性的需求诞生了科学,对于感性的渴望创造了人文。二者都是不可废黜的。(似乎离题了?拉回来。)人文心理学,可以为那些感性的,对于人性深处的探究的心理学提供一个安全的栖息地。讲得通的,有实际作用和启示的,自然会留着。荒谬的乱七八糟的,自然会被淘汰。因为人的感性,也是追求一种境界的。不是不理性了,就意味着没了判断的标准。很多时候感性甚至是对理性的一种超越。如果你不信这句话,看看中西方的比较就好了。西方哲学以理性著称,太多哲学家经过无数逻辑严密的谨慎的思考,一个个细微的具体的问题的论述,经过一概括,突然发现原来全部都在老子五千言中了。似乎是颇为沮丧的事。(好像又要离题了?汗)

至于科学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到生理心理学,也可以不用那么面红耳赤,可以安稳地享受着客观、量化的原则,不用再被指责为毫无人性的冷冰冰的呆板的过于琐碎的。因为科学就是要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就是需要冷静客观,就是需要沿着不同的研究方向深入深入再深入。

既然学科的统一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不如暂时分而治之。说不定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的设想。该在一起的,终究还是会在一起的。如果科学与人文有缘,终究会互伸橄榄枝的。

或许对于人本身,很多东西就是没有终极的答案,这可能是一种遗憾。但如果有那么一个终点,那心理学终究消失。如果是那样,我宁愿它没有终极答案,或者说,那样的答案永远达不到。就这样探索吧,就这样好奇吧。从某个角度说,这才是人的伟大,这才是心理学的魅力,这才是人类发展的奥秘。

胡说八道了这么多,肯定有非常多的谬误,希望不要过于介意,核心意思如果不是太含糊就好。心理学是一门还未成熟的学科,其未成熟的程度可能就如我对心理学的掌握与理解般。但是,它是在发展,是在路上。这就够了。


Psytopic成员Microwind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