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1

是否有强行纠正他人的冲动?

psytopic.com

在你的身上是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成熟感,嘲笑、强行纠正他人的冲动?《小王子》中提到,我们以为小孩幼稚而不谙事事,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或许才是本真的世界。如果说人生是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循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我们再次回到起点,那么当初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远离终点”?有道是,老天下雨了,我们总该做些什么,表示自己知道了吧。-psytopic.com


尊重是一种很难做到的状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但没有人可以单独窝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总要接触他人,他人的世界,有些甚至是深入地接触。当我们进入时,我们习惯于带上自己世界塑造的眼镜,去看待另一个世界的一切。这样我们不会感觉那样陌生。


当我们看见那个世界,有些东西如此悲观,有些东西如此幼稚,有些东西如此脆弱,有些东西如此荒谬时,我们会感觉不舒服。我们不少时候会有一种企图,试图纠正,尤其是对我们在乎的人。从亲人到朋友到恋人到一切亲密关系。强势的人尤其容易作出这样的事情。因为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悲观就是不好的,幼稚就是不对的,脆弱就是该被摈弃的,荒谬是不应该存在的。可是,先退一步,谁规定那些东西“不该有”的?没有脆弱,何来坚强的解释;没有悲观,不会知道乐观是什么。都是类似。而且,我们以为透过我们的眼镜,看见的感受到的都是一种真实,其实自己戴的是不是哈哈镜,放大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还是其他,都不可确定。


所谓尊重,就是放下那样的眼镜,不去轻易评价什么,用心体会。就算是一个单纯的人,一个你认为幼稚的人,一个生活阅历很少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也是你不曾走过的。何来看透的感觉?何来优越感?何来甚至一种轻视感?这情形就像《小王子》里面那样。我们自以为懂得很多,我们以为小孩幼稚而不谙事事。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或许才是本真的世界。这个道理有点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单纯的人或者小孩子,看见的是这样的境界。我们摸爬滚打了很久,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自以为“成熟”的阶段,终究将回到那样本真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往往是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才明白。而且,不是每个人 ——甚至可以说只有很少人——才能回归到本真。世事纷繁,被蒙蔽的时间,可能是一辈子。葛朗台之类的形象就是那种人的代表之一。


而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也就不用感慨什么。孩子看见的固然可能是本真,但没有那种“看山不是山”的磨炼,我们是不大可能回归本真的。就像标准塑胶跑道的 400米比赛,起点在一圈后成为终点。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起点原地不动。总要起跑,总要先似乎“远离目标”,才能最终到达终点。可悲的是,有些人只顾跑,或许快,但却冲出了田径场。很搞笑的悲剧。


所以,我们既不必为自己的渐渐“复杂”而感觉罪恶,不必一直对照童年和某些时光顾影自怜。但也要时刻警惕一种自以为是的成熟感和嘲笑、强行纠正别人的冲动。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两个人的路是一模一样的,在遵守法律和真正的道德的前提下,我们对于各自的路途都应该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他选择了平坦的大路,虽然可能少了些激情,但依旧是个不错的选择。他选择了崎岖的小道,也值得尊敬。我们或许容易为小道的泥泞和荆棘而担心,但如果这是自己心甘情愿选择的道路,那么也需要看着他走下去。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醒他尽量少落进沼泽碰到利刺,就是在他暂时挺不住的时候支撑着他,在他受伤的时候为他敷药,最多就是给他看看前面的地图,而不能强行把他架到你认为的大路。这样即使真能走得安稳,也让他不快。道路是自己选的。这个权力无人可以剥夺。什么样的路不是最关键的,走过,才最重要。


尊重,源自敬畏。敬畏生命,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史怀哲的境界很难达到,但那种谆谆教诲或许可以试着去体会去践行,尊重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Psytopic成员Microwind作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