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一起来推荐:麦田眼中的经典文章



Psytopic目前有800多篇文章,每篇按照平均字数2000字计算,约计1,600,000字,相当于4部800页厚的《心理学史》,约15公分厚。如果将这些文章全部读完,相当于修完一门心理学入门课程。(是否有读者这么做?)鉴于文章数量的增多,为提升新进读者的阅读效率,从今天开始,Psytopic将陆续发布由网友推荐或介绍的“经典篇章”,无论您是偶尔路过或者每天踩点,欢迎一起来推荐!-psytopic.com


以下是麦田的推荐:

麦田:很惭愧,Psytopic的文章我并不是每篇都看过,只选择自己看过中的印象较深的文章,推荐给大家。


1. 你总需要爱上一款瘾

爱情、毒品、网络,还是高雅爱好,你总需要爱上一款瘾。所有瘾的生物机制都是相仿的。能产生欣快感的东西让人想持续享用,就像小鼠乐呵呵地踩动踏板。进化赋予我们对幸福不懈追求的本能。但如果这些东西太容易获得,而又没有别的因素来制约,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失去则失魂落魄。但这些生物机制平时闲着也是闲着,如果不找一个幸福踏板来踩一踩,生命未免太过空虚寂寥。


2. 体验一把“灵魂出壳”

也许你没有经历过车祸,但是你也可能体验到那些车祸幸存者所感受到的“灵魂出壳”奇异幻觉,Psytopic早前已讨论过这种神秘的“濒死体验”现象。今天推荐的文章,也许是揭开这种神秘现象的线索:科学家现在发现,利用轻微的电流刺激人体大脑的特定部位,就能让人出现“灵魂出壳”和“居高临下看自己身体”的感觉,比如能够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遗体”一动不动地躺在下面。


3.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在爱情中的人们,在心理上往往退化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样方式行得通吗?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


4. 答网友问:为什么会对一个人恨之入骨

在你的过去,是否曾对一个人由反感到敌意,甚至恨之入骨?一位Psytopic的网友也碰到相似的问题:连听到那个人的声音都无法忍受,甚至希望她从世界消失。人活得哪怕是非常的中立和客观,仍免不了受内心好恶的影响。一个人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内部的愤怒转移给他人,心理学上称这样的情绪转移为“负性移情”。通过攻击别人来感知自己,获得“我不像她”的自我感觉,你不厌其烦地反感她的一举一动,也许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那种人。


5. 阅读疗法:寻找生活的意义

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物,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动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神经症。如果说弗洛伊德时代的神经症主要是性挫折引起的,那么今天的心理问题则主要来源于生存挫折和彻底的无意义感。一个感觉不到痛苦的人是不是心理比较健康?心理健康的人或许更能体验到痛苦,只是他们能赋予痛苦以意义,这样痛苦不仅变得可以忍受,甚至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来。意义其实无所不在。


6. 如何拒绝别人占用你的时间

你是否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甚至不堪重负?如今拥有排满日程的人不止你一个!不妨试试给你的日程表减肥吧,那就是要善于向新的任务说不!无论你是一口答应下来的任务,还是抱着那个“你无所不能”的误导性信念,学着拒绝是你能帮自己和所爱的人的最好办法!因为这一“拒绝”可以降低你的焦虑水平,释放你的压力,并且给你足够的时间来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7. 午夜凶铃的心理分析

如果你喜欢看惊栗片,大概不会错过《午夜凶铃》。久闻《午》的大名,却迟迟未敢一赌庐山真面目,据说这部电影真的很令人恐怖,有些胆小的女生看了这个电影后好半天都不敢接电话。这是一篇利用弗洛伊德的象征理论来解读电影心理的文章,里面的分析主观性较强,如果你对弗氏理论反感,建议止步。


8. 自助赞美!送给你朋友最好的礼物

This is what a computer should do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Click on the button below and then type in your first name…
这是早上打开电脑该做的第一件事!点击下面的按钮,然后输入你的名字…


9. 心理游戏:你的思维僵化了吗?

有人感叹“哎,老了老了,不行了”,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请在3秒内回答。如果你想象力丰富的话,估计你现在嘴上应该挂着笑容,要是没有,那就要进来检测一下了。本游戏具有检测思维硬化的功能,并附带活化思维的疗效。无论是你给自己检测还是与亲朋好友分享,都不应错过这个好机会。

10. 心理学的“罗陀斯”(适合有心理学基础的读者)

这一篇探讨关于心理学概念“知觉对象性”问题的文章,适合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读者。作者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怀疑《普通心理学》课本上的概念定义,并将知觉的对象性问题,看作是心理学的“罗陀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过的一句话:“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这是对一个说大话的人讲的话,他硬说自己曾在罗陀斯岛跳得很远很远(引自伊索寓言《说大话的人》)。转义是:就在这里证明你有什么本领吧!


11. 爱情中的“强迫性重复”

为什么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但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为什么有些女性宁愿忍受忽视、凌辱,却一直依恋着那些无法给她们爱的男子。这篇文章是《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的续集,如果您未读过,建议先阅读前文。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概念:“强迫性的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如上述的例子,如果我们对某些人毫无理由地喜爱或憎恨,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和他们接触给了我们第二次补偿的机会。


12. 专家访谈:梦是最自然的创造活动

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最为基础和最为自然的创造活动。一种古老的观点认为,梦的解析可以促进生理健康;在心理治疗中,梦的解析可以帮助人们寻找到那些潜意识里的心理系统,这些心理系统有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一旦你开始意识到它们的时候,就会使心理变得健康起来。以下是2006年中国教育报对意象显形技术的专题报道及对Robert Bosank关于梦的采访。


13. 每天至少三个拥抱

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Modern社会,我们对拥抱的渴望和对拥抱的忽略几乎是同样的突出。心理学家说,身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拥抱是身体的本能需要。而我们的身体失语,已经多年。失语的身体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明媚的“春天”,为什么不可以给爱一个形式?现在就转身,给你爱的人一个拥抱…


14. 一起体验梦的心理测验

特定的梦境是否蕴含着特定的意义?弗洛伊德把梦定位在无意识上,认为梦是那些来自心灵深处的本能和渴望的代言人。事实上,释梦只是一种翻译技术,将梦的片断作为一种分析元素,用来影射做梦者的内心世界,释梦的过程其实是给梦赋予意义的过程。想体验梦的意象对话吗,让Psytopic带您玩一次梦的心理测验吧。


15. 18道关于个性心理学的问题

如果说解答问题的人是可敬的,那么提出问题的人同样可敬。这是psytopic网友的一封来信,信中提出了18道关于个性心理学的问题,虽然是专业类问题,但不失趣味性,相信很多朋友看完也会产生相似的疑问。如果您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或者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在回复中一起分享;如果您的答案较长,请发送email给Psytopic,我们将另行撰文发布。这是网友间的线上交流,也算一次Psytopic“布置的作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