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0

心理游戏 Psychological Game (上)



之前我们推荐的很多心理测试,不好使用了“心理游戏”这个字眼,乃取其“游戏”之意;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心理学家艾伯恩(Eric Berne)的研究成果,是关于一种生活现象的透彻分析,也许你会发现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正在进行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心理游戏。

由于本文较长,在不影响阅读的基础上,模仿《兄弟》上下集的发布形式,此文为上篇。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觉下结束的,然后你对 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


「我想他(她)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


你 是否会因为事情演变成这样而惊讶,但同时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发 生过?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 。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艾伯恩(Eric Berne)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的可预测性」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 析心理游戏。以下我们将探讨各种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


一、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例一:杰遇到珍,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却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 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开始忽略珍的需要和感觉,不但对她大吼大叫, 还常醉酒晚归,而且花她的钱却老是「忘记」还她。


虽 然他这么恶劣,珍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 这样子持续了三年,珍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 抱,杰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 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他发狂也似地去找珍,求她回到他身边, 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中, 他努力地去看是哪里出了差错,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一次他都对自己说:「再也不 要这样了。」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杰都觉得警讶、被拒绝。


杰所玩的游戏叫「踢我」(Kick me)。


珍 以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 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是以「小女人」的态度忍受,但 最后她都突然抛弃对方,这么做时,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着一点得 意,她对自己说:「没错,男人都是这样。」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 同样的故事。


珍玩的游戏叫「你被我逮着了,狗娘养的。」(Now I've Got You, Son of a Bitch简称NIGYSOB)。


例二: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一个沮丧的个案会谈。


个案: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簇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个案(没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个案: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想我可以安排你得到一些救济金。


个案: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个案: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个案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倒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 ,她想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个案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 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 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 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个案不断地拒绝别人的 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生气。他们两人的游戏常成对出现,莫莉的游戏 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ou…?),而个案的游戏叫「对,可是…」(Yes, But…)。


二、游戏的定义


关于游戏的定义,在沟通分析师间有一些歧见,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艾伯恩 自己在不同的著作中下了不同的定义,我们倾向用艾伯恩较晚期的定义,就 是要符合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艾柏恩( Eric Berne )的定义,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包含着许多双 重的、暧昧的讯息,而且它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所谓暧昧是指表面是一 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是双重的;所有的心理游戏都含有操纵性,有意 无意的将想表达之本意隐藏起来。对于不懂游戏公式的人,我们可以这样解 释:


游戏就是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隐藏了内在的动机,且符合下述几个条件


1.不在成人自我的觉知之内。


2.在行为转换前,这个动机一直没有外显化。


3.结果造成大家觉得混乱、莫明其妙,而且都想去责怪别人。


三、心理游戏的典型特征


1.重复性:游戏是一再重复的。


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心理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 的型态是一样的。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复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 中是否有 Game 发生。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就很可 能是这种情形。


2.漠视的存在:游戏是不在成人自我觉察之内的。


虽 然人们一再重复同样的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游戏结束时,他才会 自问:「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 己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因此,要知道是否有 Game 存在,可从彼此关系中,是否有漠视存在可以看出。因为 Game 中都含有漠视,漠视自已、别人及现实情况。在玩 Game 时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安抚及注意,但都是负面的。所以, 若发现彼此存在有负面安抚的关系时, 即代表有 Game 的存在。


3.游戏结束时,主角会经历自己的扭曲感觉。


4.参与游戏的人之间会有隐藏沟通。


在 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 和自己所玩游戏相配的人。例如当个案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 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来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 的,从他们所传递的「隐藏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想得到的 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所接受,而个案想得到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5.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


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有时则是角色的互换, 如杰发现珍离开,而珍则是突然地决定离开。


四、游戏的三种强度


第一度游戏:是社会性可接受的程度,通常这是和不太熟识的人所玩的心理 游戏。玩游戏的人会愿意把结果告诉自己社交圈里的人,上面两个例子都属 于这种程度,我们可以想象莫莉和同事在休息时间谈到其自我怀疑,她的个 案则在酒吧和朋友痛骂社工人员的无能,而一般人也会认为这些事情没什么 特别的。事实上,第一度游戏占了我们一般人际互动里很大的部份。


第 二度游戏:常和亲戚、朋友、家人、同事等较亲近的人玩,结局比第一度 的严重,柏恩认为它会导致生活上或生命的重要改变, 例如:离婚、离职、 朋友间不再往来...且不希望让邻居知道这些不好的事。如果莫莉的个案 当面质疑她的能力,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沮丧,较不愿和朋友讨论,甚至难 过的辞职。


第三度游戏:是最严重的程度,玩此程度游戏的人,将人生舞台当做扮演, 心理游戏的场合,导致严重结局的地点,如医院、法庭,甚至殡仪馆。通常 ,此种程度的游戏都包含了生理上的伤害,如药瘾、谋杀、强*...等。 如果杰和珍玩得更凶,杰可能对珍施虐,而珍可能把愤怒累积起来,最后拿 起菜刀砍向杰。


五、游戏公式(Formula G)


一个开启游戏的人,就像钓鱼的饵,吸引一个人来上钩。只要上钩,游戏便 开始。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心理游戏。如果一个人想邀请我开始玩 游戏,而我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


若 是一旦开始一个 Game,其中会产生很多可长可短的沟通。 短则可能是两三个来回的沟通,长则也许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有了反应 之后,会导致某种转变,带来一些莫明其妙、混乱的感觉,之后结局便出现 了。在这个阶段,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的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 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心理游戏的原因。


艾伯恩把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


饵  +   钩     =   反应   →  转换  →   混乱   →结局


Con + Gimmick = Response → Switch → Crossup →Payoff


例一 我们把莫莉和她个案的游戏放进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 藏了一个饵,其意为「虽然你试着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哈哈哈。」这 时莫莉就成了钩(艾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 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幸的 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 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 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中,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个案一一列举行不通的 原因,表面上只交换了一些信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 反应。转换则发生在莫莉技穷,个案说:「谢谢你试着帮助我。」时。个案 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 觉为代价,莫莉觉得沮丧、能力不足,而个案则觉得愤慨。


例二一个传统家庭主妇来到辅导者面前,述说她的先生经常发脾气,甚至打 她和孩子:
辅导者:妳为何不告诉他妳的感受?


当事人:你什么意思,要我告诉他我的感受,说我怕他?不!不!


辅导者:为何不能呢?


当事人:因为他会笑我,再说,我根本无法打开自己的口这样说。


辅导者:那妳为什么不离婚呢?


当事人:不,不,要是我离开他,邻居会怎么说?


辅导者:也许妳可以请妳先生来这里,我们一起谈。


当事人:不,我想他不会来的。


辅导者:也许妳可以请亲戚或朋友跟他谈。


当事人:嗯,妳这样说也许是不错。但我想,我先生不会愿意将我们吵架的 事告诉任何人的,他一定会很生气的。


辅导者:如果他生气,妳也对他生气回去嘛!


当事人:(很生气的)我认为妳一点也不了解台湾。在台湾,太太是不能够 对先生回话的。(立刻站起来)我想我还是去找别的辅导者好了!

这 是很常见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 在当事人表示 " 我有麻烦,请你帮助我 " 的时候,「饵」即出现。 而我是个很好的人又想帮助她,于是便是「上钩」。当事人叙述很多她的情 况,而我充满创意的给她一些建议,这是「反应」。 但每次建议后,她总是说 " 是的,但是.. " 表示行不通。而当她推开椅子并责问 " 你不是一个好的辅导者 " 时,便是一个「反转」。 于是,我开始感觉到「混乱」,她到底要我怎么做?同时也出现了「结局」 。对当事人来说,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她抱着期望到此来要求帮助 ,却未达成。她会在内心证明 " 我是无辜的,世界是无法改变的 ", 这样的谘商过程对当事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这样的情形可用 G 公式来分析,也可用交流分析图(下图)来看这情况。当事人似乎用 A 和辅导者的 A 做沟通,但其中隐藏一些非语言性( Non-verbal )的意思,证明 " 你是无用的, 根本无法解决这件事 "。 若辅导者为了 " 证明自己是个好的辅导者,能解决这一切 ",则从 P 发出讯息对当事人的 C, 当这些内在非语言性的想法互相产生时,就是两人之间的「反应」R。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