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7

心理电影推荐:《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ke Redemption》,Tim Robbins主演,影片中许多对白很有意味,如: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to die!而本片的主题是怎样在绝望的环境中抱有自由的希望: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but hope can set you free!


      主角被冤枉入狱,被关进了SHAWSHAKE这个牢笼,一举一动都在凶神恶煞的狱警眼皮底下,是一把小小的凿岩锤燃起了希望。拥有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丰富的地质学常识,在地狱里遭到变态狂犯人欺辱的Andy从未绝望,在与狱中好友的帮忙下他不断改善监狱环境,申请资金建立图书馆,广播音乐,为所有人做预算以使开源节流。贪婪狡猾的典狱长利用Andy的能力大肆贪污、洗黑钱,他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有活着出狱的一天了。


      就当所有的希望看来都破灭时,壮举发生:时间和压力作用下,20年的冰川缓缓积聚的能量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冲破SHAWSHAKE这座大山,钻过恶臭的500码长下水道,他成功越狱了。一把挖了20年的小锤子,一个被凿了20年的洞,一张又一张贯穿20年岁月的大海报贴在墙上,掩饰了他的秘密,谁也没察觉他汹涌澎湃的内心。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圣经语录“审判不会遥远”讽刺性的遮在典狱长的小金库上,一切都掌握在这个精明的逃犯手中,带走了狱长的黑帐,留给真正罪犯的只有一本凿空的圣经和很快来临的联邦的末日审判。
      入狱20年的Andy终于冲出SHAWSHAKE,清白的进去,清白的出来,尽管已经是个小老头了,可身心获得了自由。他与朋友在太平洋一个“没有记忆”的天堂小岛相聚了。


      人性的可贵在于信念,Andy脱离牢笼后站在雨地里张开双臂拥抱自由的空气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不管是对友情、自由、爱情、命运还是正义的向往,充满坚定的信念,加上时间和压力,人类的希望便会实现!如果你正处于低迷的状态,不妨重温一下这部老片。


      此外有关制度、秩序的字眼不止一次被提到过。片中在监狱里呆了50年的老布被假释出狱了。常年的监狱生活使他把服从秩序当作了习惯,脱离了这种制度他在正常的社会里反而无所适从,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老头选择了死亡作解脱。不论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还是对社会的制度秩序,都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


      有一位网友说:安迪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所有中国人几十年来都耳熟能详的词——单位。


      安迪所在监狱里的社会等级,关系学的运用,以及各种货色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附:


影片资料:


http://ent.163.com/ent/editor/movie/041101/041101_336429.html


 


一段网友的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我们都是木头人


[RUN]
 《肖申克的救赎》:我们都是木头人
 
 
 
    有一个朋友前阵子打来电话,说他已经辞了职,可以开始大展身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昨晚,再打来电话,他的声音非常低落。他告诉我,也许他的确是最符合中国人的个性的,他发现除了别人命令他做的事,他居然什么也做不了。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服从,否则他将要崩溃了。
于是,在这个夜里,在怀旧的爵士乐中,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不知何故又被翻成《刺激1995》的片子。 



    自始自终,这部片子充满了内心的风暴。
    一个无罪的人被投入到这座深灰色的石头狱墙之中,开始了他无望的日子。墙隔开了目光,隔开了一切。这里不存在什么救赎的希望,典狱长嘲弄地对每一个犯人宣布他的权威:“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
监狱里,每个人都宣称“我无罪”,因此安迪的无辜便显得如此荒谬。没有人相信他真的无罪。安迪成了监狱的另类,在别人眼中,他“仿佛身披隐形衣,他的步态和谈吐在这里仿佛异类,无忧无虑”。他跟所有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怀抱着自己的内心生活——深藏在其中的是15年都未曾断绝过的希望。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能抱持的最坚定的信仰,对于得救的信仰,对于自身的信仰,对于某种无法言明的终极价值的信仰。这一信仰令那把打磨石具的鹤嘴锄具有了坚不可摧的力量。这一点令我想起了《飞越疯人院》那种理想主义的情怀:“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也许在漫长的、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中,安迪可能在完成自我救赎之前便已毙命于此。那样,谁都不知道他曾经做出过的努力,他怀抱的疯狂的信仰,他内心生活的所有经历。但是,上帝是公正的,他必须通过一个安迪来安慰和拯救更多的灵魂。 



    我不知道,自由对于监狱里的囚犯是怎样一个概念。
安迪做了两件不可思议的事。
    跟囚犯们一起修屋顶的时候,安迪争取到了警卫海利的信任,通过自己的会计专长为大家赢得了两箱啤酒。囚犯们兴高采烈地喝着久违的啤酒,安迪坐在一旁微笑着注视这一切,带着无可名状的幸福。他为大家赢得的不只是啤酒或者放松,而是一种自由感:“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的屋顶。我们像造物主般自在。”
    趁着在典狱长办公室做假账的机会,安迪通过巨大的高音喇叭播放歌剧。华美的女高音带着尘世的自由在石墙内飞翔,所有的犯人都被这分外甜美的俗世气息震撼了。他们与这种声音隔绝多久了?他们与渴望听这种声音的念头隔绝多久了?也许真正震撼他们的,是这一俗世气息带来的自由感。石墙消失了。对个体的自我意识重新回来了,哪怕只是刹那的停留。
    当然,这根本称不上完整的自由,只是自由的一道闪光,一个飞掠而过的身影,一声模糊不清的耳语。也许自由的破碎面目更能让人们看清囚徒生活的黑暗和残忍,也许刹那间的释放将带来更深重的压抑,也许被温柔碰触过的伤口会更加疼痛——但是,安迪是对的,不能让他们在习惯中麻木,甚至麻木到已经意识不到自己的麻木了。 



    在监狱里呆了50年的老布被假释出狱了。
    他是如此害怕并要逃避这种自由,甚至想到用破坏纪律跟人打架的方式毁掉假释,以便能继续被关押下去。突如其来的自由把他压倒了,甚至是想想这种可能性就足以令他无比恐惧。
当我首次看到弗洛姆《逃避自由》这本书的名字时,不由有些惊异。自由、平等、博爱,这不是全人类的理想吗,为什么会逃避自由?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人类具有逃避自由的倾向。所以他们需要秩序,需要法则,需要规范。
    被假释的老布已经在监狱里生活得长久了,已经完全习惯了监狱的秩序。那名黑人囚犯亦即本片的叙事人作出了精辟的分析:“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起先你恨它,后来你习惯,到后来你不能没有它。这就是体制化。判了无期,等于交出一生,至少也是一部分。”
    体制化了的老布完全无法适应外面世界那种自由的生活。他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感,每天提心吊胆地活着。某天,他在木头横梁刻下一行字:“老布曾在此。”而后悬梁自尽。
安迪逃走之后,黑人囚犯(对不起,无论如何想不起他的名字)终于获得了假释。他几乎要重蹈老布的覆辙。他痛苦地发现自己连撒尿都要向商店经理报告,否则一滴尿都挤不出来。对体制的服从已经内化为一种生命秩序,比生物钟更强大的内部秩序。他走向了同一根横梁,准备选择同一种方式结束生命。仿若奇迹似的,老布留在上面的字迹阻止了他。一只无形的手阻止了他。
    在芝华塔尼欧,他和安迪会获得幸福吗?
    但我知道,他将付出巨大代价来习惯这本来属于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Psychology Express??Psytopic.COM
[/RUN]

 

No comments: